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党建红”与“工匠蓝”碰撞出火花 ——方大萍安钢铁安源轧钢厂党建与工匠精神融合激发创新动能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时间:2025-08-28 10:09:28

 7月份,方大萍安钢铁成功采用五切分技术批量生产直径10毫米螺纹钢。“我们是江西省首家开发五切分轧制技术的钢铁企业,轧制直径10毫米螺纹钢是一项工艺精度要求极高的‘精细活’。如今,在棒线生产线用五切分轧制直径10毫米螺纹钢也顺利攻克了!”工作室领头人、党员卢彧守在生产现场说道。这一幕,正是方大萍安钢铁以“党建红”熔铸“工匠蓝”,激活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澎湃动能的生动缩影。

 “红色熔炉”锻造创新尖兵

 在方大集团“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引领下,方大萍安钢铁安源轧钢厂着力打造创新平台,将国家级“卢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省级“夏艾华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为“红色熔炉”,探索建立“党员+劳模+技术能手”的联动机制,让红色基因深度融入工匠精神。

 “卢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16名成员中,党员12名,占比高达75%;“夏艾华劳模创新工作室”核心骨干均为中共党员。“工作室的核心骨干都是党员,先锋模范不仅要带头干,更要在技术上竖起一面旗帜!”卢彧强调。

 两个工作室实施“双培养”机制:把生产、技术骨干吸收成为党员,壮大先锋队伍;把党员培养成为技术骨干,提升攻坚能力。工作室在健全技术攻关、技能培训制度的同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并创造性开展“党旗解难题”“党员降本献计”先锋行动、“党员争先创优”等活动。“不断充实党员力量,有效带动全员降本攻坚、提质增效。”夏艾华对此深有体会。

 科学的机制为工作室明确了攻关方向、注入了创新动力。工作室紧紧围绕螺纹钢筋切分工艺升级、棒线技术改造、提高成材率、节能降耗等核心课题持续发力,有力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与效益提升。

 党员先锋彰显硬核担当

 在安源轧钢厂,党员不仅是“政治先锋”,更是“技术尖兵”。

 卢彧,这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能工巧匠”的党员技能大师,是工作室的技术核心。面对高线、棒线生产中的复杂工艺难题,他带领党员攻关组潜心钻研。2020年至2024年间,工作室在他的带领下共完成12项重大科研项目,累计创效达706.47万元。在“夏艾华劳模创新工作室”,降本增效同样是党员们的自觉行动。团队积极开展新技术研发推广、工艺改进和节能降耗改造,成效显著。2024年,安源轧钢厂线材、钢筋成材率稳定在高位平台,在全国对标企业中排名第二。2025年上半年,该厂线材实物成材率5次刷新历史纪录,平均成材率达到99.184%,稳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

 “小改小革”同样蕴含大能量。在党员骨干的示范引领下,“红色熔炉”机制激发了全员创新热情。2020年至2025年7月,安源轧钢厂参与小改小革活动达580人次,累计创效537万元。每一个金点子、每一项小改造,都在为企业的精细管理和降本增效添砖加瓦。

 薪火相传厚植匠心沃土

 在安源轧钢厂,红色基因与工匠精神的传承,早已融入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

 “卢工不仅是轧钢的技能大师,更是我们的良师。他无私传授技术,带领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大胆技术革新,在促进生产进步的同时,帮助我们迅速成长。”安源轧钢厂员工曾令恩的话语道出了工作室的育人成效。

 两个工作室建立了完善的促学、成长、成才的梯队建设机制。通过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培训,将故障案例和攻关经验转化为教学教材,并创建实操基地,“手把手”传授技艺,让工人在模拟操作中练真本领。近年来,两个工作室累计培养出复合型轧钢技术人才100余人,其中40人晋升高级工,6人成为高级技师,2人成长为工程师,一批年轻技术能手在省级、市级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如今,工作室不仅是技术攻关的坚强堡垒,更成为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阵地,是党员建功立业、展现价值的新舞台。

 从轧机的轰鸣中,我们听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从一根根优质钢材上,我们看到了工匠精神的闪耀。在方大萍安钢铁安源轧钢厂,这座由“党建红”与“工匠蓝”共同熔铸的“红色熔炉”,正持续释放着强大的创新动能与人才活力,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李婀芬 吴琦)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