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华,从事铁路运输管理工作30余年,他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杜国华正在巡查设备
1986年刚参加工作时,他就被分配到铁路线当一名调车工,从此与铁路交通运输结缘。30余年间,他爱钻研、肯吃苦,努力把手中的事情干到极致。工作中,谈起铁路运输交通,杜国华浑身就散发出一种让人叹服的独特魅力。这位从铁路交通运输一线成长起来的高级技师屡屡被委以重任,铁路线升级改造、机车大修、抗洪抢险等一个个重要任务,他都完成得圆满漂亮,并积累起宝贵的工作经验。
2020年7月7日,湖口地区下大暴雨,方大九钢厂区内水沟水位迅速见涨,水沟内的积水慢慢浸到了铁路线上,值班室操作电脑显示屏出现大面积“红光带”。所谓“红光带”,就是因铁路积水导致操作电脑主屏一片红色,无法显示机车动态。很快,铁路线上电动道岔陆续无法操作。铁路系统一旦瘫痪,就意味着被迫全面停产!形势危急,已经容不得有任何犹豫的时间,杜国华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全力抗洪。他一方面指挥人员打开潜水泵排水,一方面果断指示班组长组织人员手摇道岔。大雨将他们浑身淋透,但他们没有退缩,他说:“无论如何都要保住铁路运输线的畅通,决不能让生产在我们这道工序停滞!”在他的带领下,运输站圆满地战胜洪灾,保障了铁路运输线的畅通。
作为一名铁路“工匠”,杜国华似乎对铁路和机车了如指掌,只要哪里有故障,他就第一时间出现并解决问题。记得2020年9月底的一天,杜国华在铁路线上巡检时,发现机车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他立即跑向机车,询问机车司机情况,机车司机慌张说道:“不知道怎么了,机车突然只能向后,不能向前走了!”杜国华立马跑上机车查看PC信号,发现机车“前向”信号有输入,但机车没动作。为确保生产,他立即采取措施,通过人工控制电控阀使机车运行,从而及时保证了高炉配罐。待生产间隙,他又凭所学技能,迅速就地处理好了机车故障,没给生产带来一丝影响。
强将手下无弱兵。为提高队伍业务能力,他经常带领站室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在他的带领下,仅2020年他与站室员工开展小改小革达50余项,创效14万余元。另外他还组织对铁路线路进行升级改造,将木枕更换为水泥整体道岔,更换水泥枕木近两千根,为公司铁水运输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就是这么一位铁路“工匠”,他身上散发出奋斗的光芒,为生产服务永不停歇。30余年间,他每日奔波在铁路边、轨道旁,从零起步探索到零误差检修,一次次地彰显出“工匠精神”,一次次地续写着新的奋斗故事。(王萍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