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标准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是加快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6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工信厅科〔2025〕33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时,我国面临着实现碳达峰目标愿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任务部署、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等新形势、新要求,统筹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加强标准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实施方案》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工作总体要求和分阶段目标,即到 2027年,推动制修订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百项以上,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化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到 2030年,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基础更加牢固,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标准化对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发展支撑作用更加显著。二是实施三项重点行动,包括:标准急用攻坚行动,围绕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以及大宗工业固废、新兴固废综合利用和废旧动力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快行业亟需标准研究,补齐标准供给的短板及弱项。标准创新引领行动,围绕工业绿色微电网、清洁低碳氢、环保装备等绿色低碳产业,以及数据中心、能碳数据统计核算、数字化能碳管理等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等新兴领域,推动关键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以标准创新引领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标准提升更新行动,围绕节能节水标准更新、绿色制造标准迭代升级等方面,以标准升级带动工业用能、用水结构优化和能效、水效提升,支撑完善绿色制造标杆梯度培育体系。三是强化基础保障,围绕加强统筹协调、政策保障和能力建设,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高质量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