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推荐  > 正文
2020年石化行业运行有降有增又有新突破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21-03-09A12      时间:2021-03-09 00:00:00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就全球来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快速扩散,各国纷纷采取封城、封国措施,交通中断、经济停滞、工作停顿,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被打乱,世界经济遭遇了自二战以来最差的一年,甚至是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大萧条以来各大经济体同步大幅下滑的最艰难一年。就中国来看,经济总量虽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实现了新的跨越,但同比增速只有2.3%,是自1976年以来最艰难的一年。

2020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2020年,新冠疫情叠加低油价,石化行业遭遇的挑战和冲击前所未有。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08万亿元,同比下降8.7%;利润总额5155.5亿元,同比下降13.5%;进出口总额6297.7亿美元,同比下降12.8%。这是石化行业有统计记录以来经营数据极为少见的一年。总体看,全年生产经营情况的特点可以用“有降有增”来概括:

一是经济数据下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7%,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3.5%,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2.8%,这三个主要指标同步大幅下降是石化行业历史上极少有的。

二是产品价格下降。全年布伦特原油均价41.74美元/桶,与上年度的64.26美元/桶相比,同比下降35.05%。这是在上年度同比下降9.9%的基础上再次出现的大幅下降。化工品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6.4%。其中,39种主要无机化工品中年均价格同比下降的有29种,占比达74%;88种主要有机化工品中年均价格同比下降的有70种,占比达79.5%。产品价格的大幅下降是全行业效益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

三是主要产品产量增加。全年原油产量1.95亿吨,同比增长1.6%,连续两年同比增长;天然气产量1888.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8%,连续4年增量超过100亿立方米;原油加工量6.74亿吨,同比增长3.0%;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长3.6%。具体看:烧碱产量同比增长5.7%,乙烯增长4.9%,纯苯增长8.6%,精甲醇增长4.7%,合成树脂及共聚物增长7.0%,合成纤维单体增长8.6%,氮肥(折纯)增长2.7%,轮胎增长1.7%。

四是主要产品消费增加。主要石化产品的市场消费虽然一季度大幅受挫,但是自二季度开始逐步回升。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7.36亿吨,同比增长5.6%;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25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3%;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总量同比增长约4.6%,其中乙烯增长1.7%、纯苯增长8.8%、甲醇增长7.5%。

五是分化更加明显。从营业收入看,油气板块同比下降17.6%,低于行业平均值;炼油板块同比下降15.5%,低于行业平均值;化工板块同比下降3.6%,好于行业平均值。

从利润看,油气板块同比下降82.3%,大大低于行业平均值;炼油板块同比下降45.6%,大大低于行业平均值;化工板块同比增长25.4%,明显好于行业平均值,并大幅好于油气和炼油两个板块。

从子行业看,基础化工产品全年营业收入、利润双下降,农药、专用化学品全年营业收入、利润双增长,合成材料、橡胶制品全年营业收入、利润“一降一升”;煤化工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7%,全年亏损19.4亿元,增亏近11亿元。

石化产业创新发展又有新突破

2020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因受到新冠疫情严重冲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营情况不甚理想。但也取得了极其不易的成绩和许多新的突破。

主要表现在:防疫抗疫发挥了突出作用,全力拼搏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自5月份开始,生产经营逐步改善并回升向好,至9月份全行业营业收入已接近正常年份每月1万亿元的水平,10月份全行业利润总额恢复到较好年份每月700亿元以上的水平。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本质安全实现新提升。据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统计,2020年度全国化工行业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全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9.8%和34.3%。

骨干企业“压舱石”作用更趋明显。不仅在防疫战疫过程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展现了担当,而且在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稳增长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愈益明显。

园区规范化又有新进展。石化园区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再上新台阶,继山东、江苏、浙江、宁夏规范开展并完成本省区石化园区认定后,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政府制定了标准并完成了352家石化园区认定工作。

2021年起步开局开启新征程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当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新冠疫情还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仍十分艰难、处于深度调整之中。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既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有着难得的机遇,国际国内经济环境都有着许多不确定性。

当前看最大的不确定性是新冠疫情,美欧的情况很严重,每天新增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可以预测的是随着疫苗的研制成功和越来越多人的注射,下半年开始疫情能够被控制、经济社会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

第二个不确定性是中美关系的走向。从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看,中俄关系基本稳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中欧投资协定》的签署,中东盟15国和中欧关系都在向好,最大的不确定性还是中美关系。

第三个不确定性是世界经济是否重回增长?1月初世界银行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恢复至4%,1月25日联合国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反弹4.7%,1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5.5%,由此预判:虽然存在极大不确定性,但世界经济2021年将重回增长是确定的。

就中国经济而言,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不会再出现大面积扩散是肯定的,这一点既相信中国政府的能力、又相信中国人民的自觉性。2020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元旦过后,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2021年将增长7.9%,IMF预测中国经济2021年增速将高达8.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扩大内需以及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等明确要求,由此预判,中国经济2021年大概率将增长7%以上。

从石化行业来看,新年过后很多机构都在预测,整体看2021年全球化学品市场将逐步回暖,美国化工理事会(ACC)预测:全球化学品产量2020年出现了40年来的最大降幅即下降2.6%,2021年全球化学品产量将恢复上涨,尤其是中国引领的亚洲化学品产量增长最为强劲,中国将增长5.4%、亚太地区增长4.4%、北美增长4.1%、拉美增长4.6%、欧洲增长3.1%。

基于以上的分析与预判,研究2021年工作的总要求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战略,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加大世界一流企业和现代石化产业集群培育力度,开好局、起好步,为向石化强国目标跨越争取新的突破。做好“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重点工作有:

把握大势,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

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发展及其2035年远景目标都作了规划和展望,石化产业“十四五”发展指南也已发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8个方面部署了今年经济工作。“把握大势,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就要求在新的一年“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创新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通过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和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创新加快解决结构性矛盾及区域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链产品链的高端化,通过创新补齐短板、增强长板,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

起步开局,高质量发展再出发

第一年起好步开好局,把各项工作做扎实,盘实底气再出发。回望“十三五”,放眼国际石化产业,盘整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本质安全、园区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和突出问题;盘整关键核心技术制约等方面存在的短板、绿色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智能工厂建设、产业升级示范的经验与教训等。

问题导向,强化优势补齐短板

问题导向做好治理环境污染由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和过程控制转变。炼油产业呈现出成品油过剩、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短缺的状况,提出“减油增化”;面对柴油消费接近平台期、而汽油市场小幅增长的情况,加快调整柴汽比。在利润再创新低的现实面前,研究制定“压库存、减应收、提效益”的具体方案和措施。问题导向可帮助制定产业链安全预案。

安全发展,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去年石化行业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都进步明显,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都大幅下降。但是,安全工作一定要警钟长鸣,千万不能松懈。今年1月份已发生5起事故,仔细分析都是可以避免的。一定要科学公正地认知:有时事故是难免的,但事故预案和科学施救是必备的。

绿色发展,把握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石化产业属于资源型和能源型产业,也是技术要求高、产业关联度高的重要支柱产业,资源型和能源型的属性决定了资源消耗量大、“三废”产生量多,技术要求高、产业关联度高就要求强化创新、高质量发展,为高端制造业提供坚强保障。一定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绿色发展,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加快构建绿色设计和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石化园区,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和清洁生产。 (李寿生)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钢铁标准网     冶金信息网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