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特质“六大炼钢能力”的构建是契合山钢“运营转型、管理提升”的需要,是推进精益管理、向精益管理迈进的需要。源于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炼钢厂从原来的“五大强企战略”向“六大炼钢能力”转变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在这一过程中,炼钢厂眼睛向内,手心向下,狠抓自身“六大炼钢能力”建设,并与山钢开展的精益管理实践相结合,是将精益管理特质(六化)与六大炼钢能力有机融合的一个管理创新,是一个从战略向战术转变的过程。以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炼钢生产单元为样本,创出了一个具有精益特质的企业管理创新样本。
1 精益特质六大炼钢能力构建的背景
1.1受宝钢炼钢厂“五个炼钢”能力的启发
2013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十七届全国炼钢学术会厂长论坛分会上,宝钢股份炼钢厂厂长郑贻裕作了《以“五个炼钢”能力建设为抓手,协同推进炼钢发展》的报告。宝钢炼钢厂有员工人数1740余名,2012年一、二炼钢总产量1388万吨,主要产品汽车板、硅钢、镀锡板等产品。他们的工作重点是聚焦“安全、精品、高效、绿色、和谐”,在炼钢能力建设上,重点推进安全、精品、高效、绿色、和谐炼钢能力。
1.2 整合炼钢厂原有“十大能力”和“五大强企战略”的实践
2008年,炼钢厂曾经按照“提质做强炼钢”的目标,提出了做强“十大炼钢能力”的要求,就是围绕要提高产品品质、提高员工素质和提高发展品质做强十个方面的炼钢能力。2013年,在借鉴宝钢“五大炼钢能力”、整合之前所实施的做强“十大能力”和“五大强企战略”的基础上,结合炼钢厂新确立的“精品立世、幸福炼钢”新愿景,炼钢厂提出了新的“六大炼钢能力”管理模式,即:安全炼钢、精品炼钢、低成本炼钢、数字炼钢、绿色炼钢、幸福炼钢。
1.3 契合运营转型精益管理的需要
在山钢、莱芜分公司开展“运营转型、精益管理”活动后,炼钢厂又将精益管理思想有机融合进“六大炼钢能力”管理模式中,以精益管理“六化”为统领,使具有精益炼钢特质的“六大能力”管理模式逐渐丰满充实起来,成功地实现了将学习型组织理论中的系统思考、精益管理思想和既有管理模式相融合,并得到广大干部员工的广泛认同。
1.4 精益特质样板企业的探索实践
肩负着出经验、创样板的重任,炼钢厂按照打造可复制的经验、收获能推广的“精益种子”的要求,精心参悟麦肯锡诊断成果,认真学习和掌握精益管理理论、工具和方法,把精益思想融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数字化和高效化”,实现了精益管理与六大炼钢能力的有机融合,为打造具有“自适应、自调整、自优化、自提升”能力的精益企业、收获能推广的“精益种子”,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管理创新成效。
为此,炼钢厂提出了以精益管理为主线,打造具有精益特质的六大炼钢能力的总思路,意在通过深入开展精益管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能力强大起来,变“熬冬”为“冬练”。
2 精益特质六大炼钢能力构建的内涵和做法
2.1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具有精益特质的“安全炼钢”能力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守护安全,就是守护每个人的生命线。这就决定了炼钢厂要以“大安全观”为主线,以平安建设为支撑,通过以人员安全为中心、以生产安全为核心、以设备安全为重心、以治安安全为轴心,在进一步扩大安全管理范围、进一步延长管理时间、进一步提升安全意识、进一步细化管理措施上有新突破,创建让员工满意的安全环境,实现从个人安全向集体安全的跨越,全面提升安全管控能力,实现“安全炼钢”目标。
一是强化安全意识教育、技能培训,推进基础安全管理精益化,对基础资料进行精简、规范,提升精益安全管理水平。二是以危险源辨识控制为核心,采用本质化手段,持续抓好三大危险源精准管控,提高对三大危险源的精准管控能力。三是优化四个标准化体系运行,实现四级量化监督检查的数字化管理,建立量化监督检查信息平台,推进“量化检查”向“量化监督检查”的重心下移,解决检查不落实、监督不到位、职责不清晰等问题。四是强化属地管理意识和相关方监管,实现安全监管可视化。五是强化职业卫生健康管理,重点抓好职业卫生教育、个体防护、监督检查和有害因素整改,实现精准治理、精确防护。六是深入开展平安炼钢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2 实施精品打造战略,提升具有精益特质的“精品炼钢”能力
以提升精品炼钢能力、建设现代化钢厂为主攻方向,全面加强品种质量管理,打造环环相扣、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品种质量管控链条。
在产品突破上,按照“狭缝生存、中间成本、卓越品质、择点突破、星火燎原”的思路,全面增强品种创效能力;在质量管理上,以“长效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以标准化操作和质量跟踪识别为手段,以五大主攻方向及十大技术项目为突破,持续提升质量保证能力;在能力建设上,通过完善洁净钢生产平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打造可靠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全过程标准化操作能力、拥有过硬的产品支撑,着力提升现代化钢厂的经济、洁净化产品制造能力。
具体措施:
一是持续完善高效、低成本洁净钢生产平台,筑牢现代化钢厂的坚实基础。
二是努力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现代化钢厂的强劲内核。以“智能化控制、本质化控制、体系化控制、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跻身行业一流水平”等五大主攻方向及十大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整体工艺控制能力,努力在“单元素、表面质量、内部质量”控制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再次冲击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集成创新实力。
十大关键技术是:①夹杂物控制稳定性研究;②转炉终点稳定性控制及自动化水平提高;③长寿转炉碳氧积精准控制推广及普及;④成分均质化控制与研究;⑤中型型钢线产品升级改造工艺研究;⑥镁处理工艺研究;⑦新区专线化生产工艺研究;⑧宽厚板连铸坯无清理关键技术研究;⑨精炼工艺技术深度优化研究;⑩高强优质大规格螺纹钢工艺升级优化。
三是精心打造全面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形成现代化钢厂的真正优势。完善行之有效的“长效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完善“全面准确的质量评价体系”,提高预知预控能力。完善科学准确的“铸坯质量识别判定系统”,强化终端把关,杜绝缺陷铸坯流入下道工序。
四是全力提升过程标准化作业能力,培育现代化钢厂的自组织能力,通过形成一系列标准化操作模式、推行标准化操作、提高标准化执行力和自修正能力,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五是重点形成一批过硬的代表性产品,提升现代化钢厂的品牌竞争力。按照“择点突破”原则,打造一批以9Ni590B压力容器用钢、X80高级别管线钢、IF深冲压用钢、家电面板等为标志的拳头产品,努力形成体现炼钢实力、代表炼钢水平的独特品牌竞争优势。
2.3 推进成本领先战略,提升具有精益特质的“低成本炼钢”能力
不断降低成本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所谓成本领先,就是企业在提供与其竞争者同类同质的产品或服务时,在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
一是用精益思维方式,开展工序浪费点辨识与控制,建立“成本零浪费”管控体系,全面增强精益成本管控能力。二是完善精益生产控制评价体系,对所有浪费行为进行成本折算,量化管控绩效。三是以堵塞管理漏洞为核心,深入开展稽核管理,杜绝资源流失,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四是以厂内小ERP综合管理系统为支撑,持续优化成本管控五大模型,全面提升即时成本精益管控效果。五是以精益生产组织为主线,以时间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为支撑,着力构建精益生产组织模式,实现生产专线化、管理精益化、效益最大
化。六是以设备精益管理为主线,快速推进点检定修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点检定修管理的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
2.4 筑牢精细管理之基,持续提升具有精益特质的“数字炼钢”能力
一是以生产时刻表为轴线,全面推行生产现场动态看板管理,提升生产组织的数字化管控水平。二是以厂内小ERP为工具,完善分钢种、分规格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提升成本的动态即时显现与分析、控制能力。三是以“参数群”精准控制为核心,优化铸坯质量识别判定系统,提升铸坯质量精准控制水平。四是完善责任落实考核系统,实现责任考核和人员优化的精益化。五是完善精益项目管控程序,实现节点的可视化精准管理。六是推进点巡检系统数字化管理,实现设备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七是深入推进四级量化监督检查管理平台建设,提升数字化安全管控效果。
继续以“一键式”脱硫、“一键式”炼钢、智能精炼、连铸自动开浇和MES三级生产管理系统建设为目标,推进脱硫、转炉、精炼、连铸四大工序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
2.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具有精益特质的“绿色炼钢”能力
紧紧抓住发展绿色钢铁的新机遇,扎扎实实地将环保和节能减排搞好,实现污染物排放可控、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及时修订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应急预案》等管理规定,加大环保培训力度,确保日常管理有章可循、合法高效。二是重点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动态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对重要工艺参数群建立考核评价标准,实行量化考核。三是不断强化放射源管理,严格放射源拆装、转运、暂存及登记管理,确保存放使用安全可靠;加强放射源监测测量及个人吸收剂量档案管理,确保放射源安全可靠运行;不断完善危险废物分类贮存工作,实现“三废”有效管理。四是因地制宜搞好厂区绿化美化工作,重点抓好厂区绿化带管理维护和现有绿地率的保持,提高新栽树苗、花卉成活率,做到栽种一棵,成活一棵,巩固绿化模范单位水平。
2.6 建立持续改善型精益管理文化,推进“幸福炼钢”能力建设
一是以精益管理文化塑造和人才强企为着力点,认真开展“精益文化宣贯执行年”活动,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到班组活动,推进精益管理文化体系落地。二是以精益管理培训为重点,深入做好人才培育工作,让大家都能在精益管理中挑大梁,在创新一线创业绩,为止血扭亏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三是深化和谐心灵塑造,着力培育幸福炼钢文化,在打造钢铁精品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人的成长、发展和幸福,持续推进幸福炼钢能力建设,共同打造炼钢人的幸福家园。四是塑造和谐心灵,大力实施员工援助计划(EAP),使每个人都拥有一颗知己的心、平和的心、幸福的心、快乐的心,实现从容生活、幸福人生。五是推崇快乐工作,就是在大力改善劳动条件、工作环境,塑造和谐心灵的基础上,不是将工作仅仅视作谋生手段,而是赋予工作以灵性、以生命,让每个人都活出生命的意义。六是以深化学习型组织创建为目标,深入开展书香炼钢行动,推动书香炼钢行动经常化,塑造书香炼钢文化品牌,为学习型组织创建涵养肥田沃土。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在提升六大精益炼钢能力建设过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为山钢股份打赢扭亏增盈生存保卫战作出新贡献。
3 精益特质六大炼钢能力构建的实施效果
一年多来,炼钢厂以精益思想统领各项工作,认真抓好生产组织、降本增效、质量提升、品种开发、安全生产和设备等专业管理,具有精益特质的六大炼钢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3.1 精益生产组织,创出了新水平
通过牢固树立“五位一体”大生产观意识,以生产时刻表为轴线,重点强化专线化生产、工序功能优化、精料供应和看板管理,扎实推进时间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有序统一,生产组织实现了以秒为单位的数字化精准控制,提高了精益管控水平,较好地实现了优质、低耗、精准、高效的生产组织目标。热装热送率、定重交货、一罐到底比例、余材坯率和放钢温度等多项指标均创出新水平。
3.2精益质量管控,取得了新突破
通过重点抓好长效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洁净钢生产平台完善和十大技术突破,规范原料供应及质量检测流程,着力推进标准化操作,过程控制能力和工序保证能力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持续稳定,多个指标跻身行业一流水平,较好地实现了精益质量管控的新突破。认真抓好长效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做到了“不让一支不合格铸坯流入下道工序”的承诺,实现了质量管理的精细化。通过建立铸坯质量识别判定系统,实现了对主要“参数群”的全程、动态、精准控制,为稳定质量、工艺调整提供了数字化支撑。以十大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艺流程优化,相继实施了精炼浅处理、吹氩直上、转炉终点稳定性研究和全保护浇注等创新,质量控制能力有效提升,全年质量异议为零。
3.3 精益品种开发,闯出了新天地
着力推进“狭缝生存、中间成本、卓越品质、择点突破、星火燎原”的品种开发思路,充分发挥一贯制技术和品种开发项目负责人制度的作用,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与借用外脑相结合,相继邀请了多位国内外专家对炼钢工艺进行诊断,成功开发了HQ100、335LZ、T65Mn、S355NL、超低磷SPHC等新钢种。具备了稳定连续生产超低磷钢的能力,氮、氢、氧、磷、硫五大夹杂元素之和控制在100ppm以内的能力,X80、海工钢等高端钢种均实现了批量生产,DDQ零级夹杂物含量稳定控制在98%以上。目前,双联批量生产技术、碳氧积控制水平、钢水可浇性、转炉底吹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均实现了重大突破,品种钢生产稳定性、开发力度和产量均得到有效提升,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高端竞争优势。
3.4 精益降本增效,收获了新业绩
以成本领先和完成降本增效任务为目标,扎实推进“低成本炼钢”能力建设,通过管理技术创新,大力推进速赢项目实施,实现了成本精细化管理。以成本管控方案为主线,依托综合管理系统和五大管控模型,从消耗控制、质量攻关、生产组织、设备管理上,推行成本全过程管理,目前已建立1153个标准成本,形成了精准全面的分钢种、分规格管理体系,低成本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以关键团队为载体,以精益管理和麦肯锡工具方法为指导,积极推进成分性能优化、转炉操作优化、重大工艺调整、渣盆制作等166个速赢项目,累计降低成本1.4亿元,折合吨钢降本20元。
3.5 精益设备管理,步入了新境地
通过以“五项专业管理”为载体,以点检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有力地提升了机动、灵活、高效的设备保障能力。准智能炼钢、“一键式”炼钢、“一键式”脱硫、“一键式”精炼有效推进,部分连铸机实现了自动加保护渣,部分关键设备实现了智能润滑。
3.6 精益安全管理,获得了新提升
认真落实“大安全观”理念,扎实开展了“安全意识强化年”“四个标准化管理绩效提升年”和“五强化、五排查”等活动,重点强化三大危险源管控、四级量化监督检查和相关方管理,扎实推进职工安全意识提升、管理重心下移和本质化改造,精益安全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
3.7 精益节能减排,走出了新模式
通过认真抓好四条循环链建设,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污染物排放合格率、环保设施同步运行率、烟尘排放量等指标全面完成计划。
3.8 精益综合管理,达到了新高度
自莱芜分公司启动“运营转型、精益管理”活动以来,炼钢厂精心参悟麦肯锡诊断成果,认真学习和掌握精益管理的理论、工具和方法,系统策划、精益实施速赢项目,实现了精益管理与各项工作的有机融合,有效地提升了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高效化和数字化水平。公司两办和党委宣传部对炼钢厂的做法进行深入调研后,印发了《精益领先》调研报告,在全公司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