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攀钢牵头完成的“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共伴生元素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四川省金属学会组织的业内专家评价,标志着攀钢可为红格南矿中三稀元素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成熟的产业化技术支撑。
据了解,攀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富集区,攀西钒钛磁铁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总共包括四大矿点,分别是位于攀枝花境内的攀枝花矿区、红格矿区、白马矿区和西昌境内的太和矿区。其中,红格矿区的南矿区尚未开发。
自20世纪60年代攀西资源开发利用启动到2010年左右,攀西资源中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基本定型。2010年以后,攀钢联合国内优势科研力量,通过深入开展共伴生资源在原矿中赋存表征、现有流程富集规律、分离提取等技术攻关,形成了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共伴生元素综合利用技术路径。
历经十余年自主创新和联合攻关,攀钢探明了原矿中共伴生稀有金属元素的赋存特点,掌握了共伴生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贵金属以及钴、镍、铜等45种金属资源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流程中的走向与富集规律,为钴、镍、铜、镓、钪、铟等元素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已成功开发“硫钴精矿焙烧-浸出”生产钴、镍产品技术,高炉渣、钛白废酸湿法工艺制备氧化钪技术,提钒尾渣制备金属镓技术。
2022年初,攀钢委托四川省金属学会组织并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王运敏、姜涛等七名行业顶级专家对其牵头完成的“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共伴生元素综合利用技术”进行评价。专家一致认为,此项技术方案正确、路径合理、结论科学,其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可为红格南矿中三稀元素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成熟的产业化技术支撑,对于打造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原创技术策源地,以及提高我国战略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王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