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日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湖口专版中,一张照片吸引了读者的注意:湛蓝天空下,洁净厂房栉比林立、塔吊高耸,江面波光粼粼、百舸争流,沿江岸线碧草如茵,绿意盎然……这宛若山水画卷之地,正是江西唯一的沿江钢铁企业方大九钢。而比环境更令人惊艳的,是7年间这家企业从濒临死亡到行业先进、成功转型新时代“绿富美”的跨越式发展历程。
这张照片不但是方大九钢从传统钢企“傻黑粗”蜕变为新时代“绿富美”的见证,更是企业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见证。近年来,该公司以创建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为切入点,坚持绿色引领“内外兼修”,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外”提颜值,钢铁景区广迎八方来客
“2012年方大重组前,厂区到处脏兮兮、灰蒙蒙。几年前我退休,沿江还是荒江滩,没想到如今已成了景观带。”今年6月,方大九钢退休员工洪健重游企业时感慨万千。
为守护长江一江清水,还长江一岸翠绿,身处长江之滨的方大九钢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的精神,斥资10余亿元打造工业旅游景区,全面打好蓝天白云绿水保卫战。近年来种植樟树、银杏、桂花及红叶石楠柱等乔、灌木21万余株,铺设草皮约31万平方米,目前企业生产区及长江干堤、防洪堤坝沿岸约4000米区域绿化面积达38万平方米(含2.9万平方米湿地),处理后的水中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排放量均达到清洁生产一级标准……十里钢城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花更艳、树更多,实现“水美岸美环境美”。
堤上堤下、厂内厂外有机结合,水美岸美环境美, 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一批又一批游客纷至沓来。
“内”强肌体,十里钢城步入高质量发展
“不搞大开发”并不是不发展。江水清澈了,绿化提高了,环境改善了,钢城变美了。如何在“水美岸美环境美”的同时实现产业“美”,切实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推动企业加速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方大九钢着力将企业发展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势中,双管齐下“内”强肌体,一方面将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转变带来的强大绿色动能转换为发展内涵与软实力,使产品更加“绿意盎然”;一方面全面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积极培育高附加值产品,全力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品种钢正是企业“内”强肌体的重要举措。2018年下半年以来,方大九钢以市场需求为依托,以客户满意为标准,建立品种钢产销研“一体化”联动系统,为客户“量身订做”满意产品。2019年1至9月份企业累计开发Q345GJB、Q345D、Q345R等 10余个新品种,板材品种钢总销量突破8万吨,超出预期计划。生态环保的企业形象、优质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完善贴心的售后服务,使方大九钢的产品赢得越来越多客户青睐。今年1月份,企业成功与3家客户再次签订板材品种钢销售合同;2月份,公司铁标钢筋打败众多强大竞争对手打入合安九高铁项目合肥段,实现“博升”牌铁标钢对该项目全线覆盖;7月份新品种钢——Q355NC、Q355ND成功从多家老牌中厚板企业中夺得订单,实现“掘进盾构机用钢”销售“零”突破。这些优异成绩无一不在昭示着,方大九钢的“绿水青山”正实实在在向金山银山、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转换。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升级,方大九钢生机勃勃,2018年实现盈利47.53亿元,2013至2019年10月累计上缴税金超过68亿元,企业“绿色发展”的生态优势正转变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成功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九钢实践,生动描绘出一幅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的画卷。
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践路上,方大九钢永不停步。当前企业正在进行烧结烟气脱硝设施等提标改造,进一步助推超低排放,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