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河钢承钢推动钒钛新材料提质增效纪实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时间:2019-11-12 08:40:01

  “三个创新”推动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钢承钢推动钒钛新材料提质增效纪实

  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今年以来,河钢承钢始终将创新发展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持续做新、做优、做强钒钛新材料产业,努力成为钒钛新材料领域差异化优势领跑者,推动钒钛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河钢承钢钒产品产销量同比提高85%,其中航空级片剂钒产销量翻两番,定制级高纯钒等产品受到国内外客户青睐,国际市场反响热烈。

  技术创新 高端钒打入航天领域

  10月30日10时,在河钢承钢钒钛事业部技术人员正在对刚刚包装完毕的27吨航空片剂钒,进行最后的确认。现场技术人员陈永江一面核实标牌信息,一面说:“这是直供欧洲高端客户的产品,正在等待对订单号的最后确认,配上标牌就可以发货了。”据了解,该产品是为欧洲知名企业生产的满足航空要求的片剂钒,主要用于制造航天发动机和航空器核心部件。

  河钢承钢钒钛专业高级技术专家刘超颇为自豪地介绍:“我们独创技术生产的航空片剂钒产品,严格控制高密度夹杂物进入,质量稳定,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吨钒增效达到2万元以上。”

  年初以来,河钢承钢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持续根据高端客户需求,优化工艺及原料结构,精密工艺过程管控,实现了航空级片剂钒产品的提质增量。河钢德高相关负责人表示:“河钢承钢生产的航空级片钒成分控制精准,氧化钾和氧化纳含量能够控制在0.3%以下,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此类主品的企业,深受航空航天领域客户欢迎。”

  一年来,河钢承钢反复创新生产技术,优化工艺方案,促进了航空片剂钒产品提质增量,已经与4家国际高端客户建立稳定合作。今年前10个月,该公司航空片剂钒产销量同比实现翻两番,逐步成长为该公司的“拳头”产品。

  产品创新 高纯钒产销国内领先

  “咱们的钒产品纯度最高能达到99.9%,而且粉剂钒的粒度都能够满足定制需求。”10月30日9时30分,正在赶往河北省钒钛技术产业研究院会场的河钢承钢钒钛产品实验室主任祁健,在百忙中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河钢承钢国内首创的离子置换法生产高纯粉剂钒产品工艺,流程短,效率高,全流程无污染。技术人员通过调节钒液浓度、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等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结晶条件,确保生产化工级高纯钒粒度达到毫米级的球状粉剂钒产品,产品粒度均匀,密度窗口宽泛,满足了高端用户的定制化需求。

  祁健表示:“我们是国内首家能够将颗粒精确到毫米的企业,只有敢为人先,才能更好服务高端、满足高端客户需求,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据悉,河钢承钢持续推进化工级99.5%高纯钒的技术攻关,通过改进制约产能释放的关键设备,持续优化热工制度和生产组织,该产品月产能达到了28吨以上,占据了70%的国内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工艺创新 拓展差异化竞争优势

  10月31日上午,河钢承钢钒钛事业部厂区两座世界上最大的钒渣焙烧回转窑,夜以继日地运转。今年,该产线钒转化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一次残渣含钒降到了1.15%以上,刷新了产线投用以来的最好纪录。

  “这一升一降里全是效益!”河钢承钢钒钛事业部焙烧作业区负责人冯国晟介绍:“残渣含钒降低,钒转化率升高,月增钒产品100吨以上。”

  回转窑头的主控室人司窑工张杰,通过电脑屏幕上的生产控制系统将风煤比控制在1.6和2.5之间。河钢承钢技术室专业师王金龙解释道:“今年以来,我们持续推进工艺创新,精确附加剂配比,严格按照钒渣品位,优化热工制度,确保物料充分反应,钒转化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仅此一项月可增效60余万元。”

  今年10月份,他们利用检修实施工艺设备改造,保证炉内物料的充分反应,提升回转窑产线运行稳定和效率,2号回转窑的混渣焙烧工艺的钒转化率环比提高了8.1个百分点,实现了关键经济指标节节攀升。

  不仅如此,河钢承钢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立,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速度,持续挖掘产线潜能,激活创新创效源动力,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育钒钛材料领域的绝对差异化优势。(田海霞 周桂红)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钢铁标准网     冶金信息网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