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萍安钢铁:依托技术进步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动力
信息来源:方大萍安钢铁      时间:2019-05-23 18:14:25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仍然是热词之一。近年来,萍安钢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为企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新技术运用促进高炉生产突破

2018年,萍安钢铁炼铁高炉炉内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水温在线监控等相继应用,促使炼铁生产实现新的突破。

——“去年炼铁引进的这两项新技术真是太好了!借助高科技可以如此直观地看到炉内状况,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4号高炉工长黎海龙一边抬头观看炉内画面,一边密切注意电脑显示器上各项参数的变化,难掩兴奋地介绍道。

——“以前高炉水温检测都是靠人工,每两小时检测一次,如果疏忽很容易出现炉缸烧红烧穿。” 2018年起,公司相继为7座高炉全部安装在线水温差监测系统。“现在炉内一旦出现炉壁过薄,水温变化系统就会提前给出提示预警,有效避免了事故的发生。”4号高炉主任杨保华说。

以前,炼铁高炉是个封闭的铁罐,操作就像蒙上眼睛“摸象”,看不到里面的情况,炉况出现波动时,只能凭经验去判断、去应对。现在,高炉炉壁上分布了100多个传感器实时将温度、压力、流量数据传送到主控室监控画面上,而高炉炉内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的投用,可以直观地看到高炉内部料面的气流分布、炉内装料情况、矿焦分布、料面高度、料面形状等,进而实现定量化、精准化操作,这是炼铁人梦寐以求的技术。

依托红外成像、水温在线监控等新技术的应用,公司炼铁系统持续发力,实施了高炉结瘤现象、小高炉提产、低硅冶炼、高炉休风后快速恢复工艺操作等一系列科技攻关,为高炉生产稳定顺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18年,公司高炉用风水平、低硅冶炼取得明显进步,高炉休复风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炼铁高炉利用系数创历史最好水平。目前,公司自动化部正在开发手机APP高炉监控系统,将实现高炉“掌上”监控,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与企业管理的融合,推动公司两化融合迈上新的台阶。

科研攻关助力降本增效

2018年,公司以工艺技术创新为主线,依靠科技进步系统降成本。

——为提升效益,降低炼铁和炼钢生产制造成本,2018年进行炼铁配煤配矿和炼钢废钢结构优化专项攻关。在保证炼铁生产稳定的前提下,结合市场和资源情况,对炼铁矿、焦、煤配比进行经济性优化,制定最佳性价比的配煤配矿方案和高炉入炉料配比方案,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降低成本2.51亿元;通过制定最佳性价比的炼钢用废钢方案,降低炼钢生产成本5347万元。

——开展提高烧结矿有效产量攻关,规范高炉槽下筛分,强化烧结工序工艺参数控制,使烧结矿日产量从上半年的15612吨提高至下半年17000吨左右的水平,为优化炉料结构创造了条件。

——以“科学炼钢、理性炼钢、精细炼钢”为主线,持续开展炼钢转炉高效供氧技术攻关、提高中间包包龄攻关,使中间包、系统温降、钢铁料消耗及铁水比等多项指标得到改善。

——轧钢工序进一步优化切分轧制工艺,湘东轧钢开展优化φ12mm螺纹钢筋五切分工艺研究,φ12mm螺纹钢筋生产工艺更趋稳定,成品质量进一步改善;安源轧钢开展φ16mm螺纹钢筋四切分工艺研发攻关,产量得到明显提升,为挖掘现有装备潜能、提升生产效率添力。另外,安源轧钢通过推进一高线生产螺纹钢筋工艺研究科研项目,实现了棒线技改2个月达产达标。

——开展提升35MW发电机组发电量攻关,使日发电量、月度发电量频频刷新历史纪录,实现节能创效。

据统计,公司2018年科技创新、科研项目、配煤配矿、高炉入炉料配比方案和废钢结构优化方案攻关,累计创效4亿多元。与此同时,经济技术指标继续优化,其中,钢筋成材率102.29%,全国排名第五;高线成材率98.91%,全国排名第三;烧结机利用系数全国排名第三;炼钢工序能耗-33.163kg/t,全国排名第一;炼钢出钢时间22.494分钟/炉,全国排名第一。

激励导向驱动全员创新

为倡导创新精神、工匠精神,鼓励员工大胆革新改造和技术攻关,2018年3月,萍安钢铁重新修订了《专利管理办法》,推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机制的形成,激发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从2014年获得第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开始,萍安钢铁专利项逐年增加。这些专利都是基层员工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丰富经验摸索而来,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安源轧钢厂员工周建波、卢彧发明的“高线夹送辊辊环装配方式改进”专利,是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前提下,通过改进高线夹送辊辊环装配方式等办法,使夹送辊辊面利用率比之前提高一倍,整套夹送辊使用寿命提高一倍。该项专利一直在日常生产中使用,并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制氧厂员工贺云孙等人发明的“多功能加力杆”采用活动式可调多功能加力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简化操作过程,减轻劳动强度,最终降低生产成本。

全员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完善的激励机制。2018年9月11日,公司提出员工“八大创收渠道”,其中有五项是激励广大员工学技术、提技能,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出力;2018年10月份又修订了《合理化建议与小改小革活动实施方案》。对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项目的成果评定侧重创新、创效;2018年,公司开展了“百项指标”攻关活动,将影响成本和质量的技术指标,都列入攻关范围,营造浓厚的技术攻关氛围;10月份,为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工作,结合公司“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管理要求,出台了“千人千项”攻关管理办法,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降成本。

由邓元江、王坤泰等人负责的“棒线甩7#机架节能改造”项目,通过增加一组导槽和一组地辊,共投入14900元,成功的甩掉了棒线粗轧7# 机架,每年至少可节约电费27万元。并且在棒材与线材相互切换时减少了换7#机架减速机工作量,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7#减速机的配套投入。日前“棒线甩7#机架节能改造”项目被评为方大集团优秀项目,获公司小改小革三等奖,获得奖励7000元。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正是有了许许多多的小改小革,才汇聚起了创新发明的强大力量。萍安钢铁着力为员工搭建创新“舞台”,让搞创新的员工有平台、有自信、有成果、有荣誉,培育激发员工创新热情和创新能量,全面推进全员创新、岗位创新、自主创新,打造一支敢创新、会创造、能创效的队伍。

据统计,2018年,公司员工共获得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是获得专利最多的一年。公司竞争力持续提升,2018年吨材考核利润位居全国第四。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亿,上缴税收23.35亿,同比增长113.57%。(张韶滨 陈剑波)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钢铁标准网     冶金信息网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