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到六个月时间,0.2毫米极限规格的本钢不锈钢产品连续三次出口韩国,用户反馈使用效果非常好,还表达了要长期合作的意愿。这是本钢不锈钢冷轧丹东公司(以下简称:丹东公司)紧盯市场需求搞研发、瞄准用户需要组织生产带来的市场效果。
丹东公司是本钢集团与丹东市联手打造的东北最大不锈钢生产基地,也是本钢集团调整产品结构沿海布局的重要一步。其整体装备是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引进的世界先进生产线,年设计产能19万吨,目前主要生产AISI300和AISI400系列产品,规格为0.2-3毫米×970-1320毫米,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食品加工、厨房设备、医疗器械 、餐饮及化工、家电、能源、汽车等领域。
为在竞争激烈的不锈钢市场闯出一条新路,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2014年9月,本钢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把目光瞄准在超薄不锈钢产品研发上,针对国内可生产SUS304钢种0.2毫米极薄规格不锈钢冷轧产品企业不多的实际情况,快速启动了研发生产工作。在研发生产初期,由于0.2毫米属于极限厚度的规格产品,需要采用二次轧程进行生产,曾出现张力控制不当,造成部分产品产生折皱、拉边等影响质量的缺陷。面对同行业薄规格产品生产时都会出现的这一难题,为缩短研制周期,尽快将产品推向市场,丹东公司组织技术人员盯住现场,干在现场。针对出现的问题,所有人员通力配合,找对策、订措施、快调整,经过多次对机组各段张力的调节,最终确定张力控制优化方案,开始试制。在试制过程中,通过优化TV值等一系列措施,调整冷线退火、
酸洗试制过程大幅度产生的缺陷。该公司经过三个多月的全流程生产跟踪,总结出自己的工艺参数和生产工艺路径。此极限规格产品的成功研发生产,不仅填补本钢不锈钢冷轧产品极限规格空白,也进一步扩大本钢集团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历经两年生产,丹东公司已经具备非常成熟的生产0.2毫米极限厚度规格产品经验,在大量销售国内市场的同时,还敲开了国外市场的大门。
在极限规格不锈钢产品生产工艺成熟后,丹东公司又把目光盯住高端市场和稀缺产品领域,通过拓展生产经营模式,调整品种结构,2016年8月开始进行TA1(工业纯钛)的冷轧全流程试制。鉴于前期国内只有少数厂家采用二十辊轧机对TA1进行轧制生产,可借鉴经验特别少,该公司决定对TA1的轧制、退火、酸洗和平整工艺进行自主研究,同时结合自身设备的特点,最终制定出TA1的全工序试制方案。随后,该公司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在轧机上对四卷TA1分别进行试轧,通过对道次压下率、张力等轧制工艺参数的合理制定,同时也为保证厚度精度、板形和表面质量等制定了一系列预防和解决措施,最终首次在二十辊轧机上顺利完成TA1试轧制,轧制后的TA1表面质量、厚度精度及板形均达到预期效果。然后,对TA1进行退火酸洗试制,技术人员克服不锈钢与TA1的焊接难题,顺利完成TA1的退火和酸洗试制,并总结出独具特色的生产经验。在退火酸洗后,又顺利完成了TA1平整试制,其厚度精度、力学性能、表面质量及板形均达到用户要求。TA1试制成功,不仅满足了航空航天、电梯面板等用户的需求,还扩展了本钢不锈钢冷轧丹东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为实现钢钛联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