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是1994年国家科委批准的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依托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冶金分中心丰富的文献资源开展各级、各类科技查新工作。作为国内权威的冶金科技查新机构,近几年为我国钢铁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专利查新、专利分析服务,助力企业专利申请、科技创新。
中国是全球专利大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连续6年居世界之首,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但我国专利质量却有待进一步提升,专利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专利运用水平还需提高,专利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2017年以来,国家大力持续推进专利质量提升工程,提出了“四大重点工程”,其中第一项就是发明创造与专利申请质量提升工程,它直接影响着专利质量的高低。技术人员在提升科技创造质量的同时,需要高度重视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以此来保证专利质量的提升,这其中,专利查新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引和保障作用。
专利查新的定义
查新是科技查新机构依据委托人提供的项目科学技术要点中的查新点,通过联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方式对其检出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查证其新颖性并做出结论的过程。
查新根据检索的范围,可以分为国内查新和国内外查新。根据查新的目的不同,主要又分为以下几类: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各种基金项目、新产品开发计划查新;科研项目开题立项查新;成果的鉴定、验收、评估、转化查新;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及地方科学技术奖励查新;申请专利查新;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要求的查新。
专利查新是科技查新工作中的重要分支,是专门针对拟申请的专利进行的查新检索工作。专利查新可帮助申请人甄别自己发明创造与检出的密切相关文献中技术特征与内容是否有雷同、重复或抵触;是否可申请专利和专利的授权前景;是否需要改进方案进行规避设计后再提出申请等。
专利查新与普通的科技查新有一定的区别。科技查新只判断技术的新颖性,而对于专利中的创造性和实用性一般并不做判断,但专利查新考虑到授权前景,委托单位往往希望查新单位在是否具有创造性上给出预判。这就对查新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颖性用的是单独对比原则,在判断新颖性使用对比文件只是一篇文献或一件专利;而创造性使用的是组合对比原则,在判断创造性时,可以使用两篇及多篇专利文献的结合对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否具有显而易见性。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指一种假设的“人”,假定他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这也就是说,如果查新人员要预判创造性,应该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要求。
专利查新的必要性
很多人都有这个误区,专利查新可做可不做。如果能申请专利,不查也能申请专利;如果不能申请专利,查了也没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果一件专利申请,不提前了解背景技术,那很有可能一件有授权前景的申请会被驳回;反之一件被驳回的申请,如果在之前进行专利查新,提前规避在先技术,修改技术方案,很有可能获得专利保护。
专利查新在申请专利之前必须要做。首先论证申请专利是否具有新颖性,如果在申请之前都不知道该领域是否有人申请过相关的专利,其技术特征是什么,与拟申请专利的异同,那就是一个不经过调研的申请,完全从自己的技术方案出发去做的申请,很有可能落入了在先专利的保护范围。
专利查新是撰写高质量专利申请文件的需要。就专利申请者而言,专利查新也是较好地撰写专利说明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专利说明书应写明对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所作的检索或查阅到的现有技术资料,通过引证并反映与本发明创造有关的技术文件,包括发明的技术历史背景与现状,专利查新提供了全面的背景技术资料。
专利查新提供了主动修改专利申请文件的救济渠道。我国的专利制度实行先申请制,为了实现对申请人和专利权人合理的限制,专利一旦申请后,修改不能超范围,这就意味着专利申请一旦做出,就已经限定了最大的保护范围。不能添加新的技术特征,如果我们发现有在先专利影响了申请的新颖性,修改会非常被动,但如果我们在查新中发现了相关的技术方案,就可以提前完善、修改技术方案和区别技术特征,做出最有利于申请人和专利权人的保护。
专利查新是有效提升专利价值的途径之一。专利价值包含了专利文本质量、创新高度、产业价值分析、权利稳定性分析等评价指标。从目前的专利申请的状况来看,一部分专利申请是申请人自己撰写的申请文件,一部分是通过专利代理人撰写的,申请文件的质量可以说是参差不齐,也有很多垃圾专利。如果申请人或代理人不提前做查新,通过文献和专利库检索在先技术,不去根据背景技术对技术方案或申请文件进行修改,那就很难提升专利文本的质量,获得比较好的专利稳定性。
专利查新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专利查新浪费钱,可查可不查。相对于整个专利申请、审查至最终授权所付出的全部代价而言,专利查新检索费用仅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它能起到未雨绸缪、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引起申请人充分认识与高度重视。通过专利查新,来提高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确定最合适的保护范围,意义重大。
误区二:流程错误,先撰写申请文件再查新。申请人往往是在撰写好申请文件后,去补专利查新,这犯了流程错误,大大降低了专利查新的作用。申请人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应事先委托权威查新机构进行专业的专利文献检索与专利情报分析,预审其发明创造是否可申请专利,初步判断其专利授权前景,评估其专利申请价值;然后着手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并提出专利申请。
误区三:实用新型授权率高,因此可以不做查新。实用新型只经初审不经实审,很多人认为就算不具有专利的三性也有可能会被授权,因此专利的质量无关紧要。但如果实用新型在申请前未做专利查新,即便该专利授权了其权利状态也是不稳定的,随时有被宣告无效的可能,拿到了专利授权书也不意味着就得到了稳定的保护。目前国知局对实用新型审查从严,审查周期也加长,“实用新型100%授权”已经成为过去,专利查新的重要性也更加明显。
结语
我国专利申请量一直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专利创新指数研究数据表明,近五年我国151家钢铁生产企业,专利申请量达到5万件(已公开),年均申请量达到了1万件,但其中大多数专利申请并未进行专利查新,因此专利文件的质量并不高,还有很多实用新型存在专利权的不稳定性,这一情况应该引起专利申请人的高度重视。另外这151家企业中,还有30多家企业并未申请过专利,这对企业的创新发展非常不利。我国钢铁企业在海外专利布局很少,而反观国外,日本、韩国、欧洲、美国都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很多关键技术、关键产品都在中国申请了专利,这对于将来中国产品和技术走出去也会非常不利。
研究结果还表明,被研究企业的专利价值度普遍不高,这反映在专利的许可、转让、诉讼、引证等的得分不高,这说明钢铁行业的专利并未很好的运营起来,并未很好的发挥专利的商业价值。这一方面有专利本身质量的影响,也有专利文件质量的影响。
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就是要全面促进专利创造、申请、代理、审查、保护和运用全链条各环节的质量提升,加快实现专利创造由多向优、由大到强的转变。综上所述,专利查新助力专利质量提升,技术人员在申请专利之前,应该高度重视专利查新,通过查新来判断申请的授权前景,确定最优的保护范围,撰写高质量的专利文件,以此来提高专利质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付静 王俊海 杨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