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员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营造“比学赶超、争当先锋”的工作氛围,近日,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炼铁厂烧结车间开展了以“八仙过海显神通,提质增效创佳绩”为主题的生产劳动竞赛活动,两个烧结车间的八个生产班组同台竞技,以实际行动践行 “成本极致、产品极致”理念,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烧结工序是铁前生产的“咽喉”环节,产品质量直接影响高炉冶炼核心指标实现,车间结合岗位特点制定科学方案,将竞赛内容细化为烧结矿碱度合格率、返矿升降、铁料量、槽下小粒级、工艺纪律、生产事故、安全管理七大核心指标并与倒班作业区月绩效考核绑定,实现 “竞赛即生产”激励机制采用 “正向为主、反向为辅” 模式:设冠亚季军集体奖、岗位关键指标奖及 “降本达人”“优秀员工” 等单项奖,荣誉与物质并重;同时对未完成指标或末位班组考核,长期不达标作业长实行末位淘汰,倒逼能力提升。
竞赛中,各班组“八仙过海”尽显其能。主控工操作紧盯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精准调整布料厚度和烧结速度;配料工监控燃料、熔剂水分、粒度变化,严把生石灰活性度关,确保物料性能状态;混合机工调整优化混合机内加水方式,改善物料混匀制粒效果、提高混合料的透气性;烧结工坚守设备旁,确保烧结机台面布满烧透。竞赛开展半年以来,上料量、返矿率、槽下小粒级指标环比持续提升,实现效率与质量双突破。
本次竞赛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创新思路的碰撞。针对煤气点火温度不稳定,反复摸索优化煤气使用中的点火温度调节模式,最终探索出“定空调煤”的自动控制生产模型;通过“烧结测槽模型”的应用,控制各物料下料偏差,从源头稳定钙、硅含量,使烧结矿碱度合格率较竞赛前提升10个百分点;针对配矿结构的频繁变化造成的混合料透气性较大差异,设计出在线可拆、装松料器,根据不同时期对透气性的不同需求,利用松料器布局的变化,稳定烧结过程各项参数,进而稳定矿粉粘结相强度,烧结矿转鼓强度由原来的76%提升至目前80%。
烧结车间开展的劳动竞赛不仅展现了员工们过硬的技能素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更挖掘出了一批降本增效的好思路、好方法。如今的烧结车间“比学赶超” 氛围浓厚,员工纷纷以优秀者为榜样,主动钻研技术。车间将以竞赛为契机,总结推广优秀经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鼓励全员立足岗位创新创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王成龙 胡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