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钢铁行业首创!鞍钢鲅鱼圈实现全部能源动力站所远程操控
信息来源:鞍钢日报      时间:2019-02-28 17:32:15

走进鞍钢股份鲅鱼圈分公司集控中心,面积约66.7平方米的大屏幕映入眼帘,大屏幕上显示着该公司各个系统的生产画面、能源流趋势、能源专家系统、环保监测系统。

“这个集控中心实现了全行业首创的全部能源动力站所的远程操控,极大地提升了能源管理协同性和能源利用效率。”该公司能源动力部节能管理室主任刘伟说。

该公司于2017年11月开始实施智能化能源集控项目,主要包括自动化升级改造、集约化操控和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三个部分。如今,该项目自动化升级改造全部完成,集约化操控系统上线试运行,已取得初步成效。



智能操作 准确高效

重新安装改造电动阀门400余个、摄像头380余个,对现场DCS和PLC系统进行迁移,升级改造现场门禁系统,现场消防系统报警信息实现远传……整套集控项目运用最少的投资和最快的效率实现了现场设备自动化升级改造,并以此作为基础,实现了该公司能源动力区域的37个站所室全部在一个集控中心远程操控。

“远程集控最明显的好处是实现了能源管控智能化,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该集控中心集控班班长毕见胜说,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的混合调节输送的配比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过去,这三种煤气在混合向外输送时,岗位职工需要根据现场生产区域所需的煤气热值,人工计算三种煤气混合输送的配比,不仅耗时,还存在误差。

记者发现,如今,三种煤气混合输送实现了“一键操作”,岗位人员可随时响应生产所需的煤气热值需求,只需要在电脑操作画面的“热值设定修改”对话框中输入现场生产所需要的煤气热值,系统就会自动调节三种煤气的混合输送比例,可极大地降低误差,提高工作效率。

不仅是在煤气系统方面,该公司能源集控项目还实现了“发电机事故远程紧急停机控制”“机炉协调控制”“发电机功率因素自动调节”“制氧机负荷自动调节”等多个智能化控制项目,在保证人身、生产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岗位人力操作,降低了工作误差,提升能源管控效率。

一专多能 人员精干

记者注意到,占地面积约为670多平方米的集控中心里,整齐地摆放着百余台操作电脑,而在正常生产操作的情况下,每班次只需要12人就能满足岗位的需要。以CCPP发电机组区域为例,原来在现场操控室里每班次至少需要燃气轮机、锅炉和电气工种的3名岗位职工完成日常值守和操作工作。如今在集控中心,1名岗位职工配备4台电脑就足以胜任过去3个工种的工作。

“一个人能够完成过去三四个人的工作,协同化、专业化操作是集控中心的另一优势。”该集控中心筹备组负责人说,集控中心的岗位人员都是从原现场抽调上来的精干力量,他们打破工种界限,被分配到各个区域,实现了一专多能,为人力资源优化、提升工作效率提供了基础。

该公司能源动力部负责人表示,集控中心正式上线,加上实行“操检合一”等措施后,能源动力部运行岗位能够实现优化人力55%以上,大部分被精简下来的人员转岗替代外雇的协力人员。

点检“打卡”?缺陷定级

早上8点,能源动力部制氧区域点检工程师邓林鹏拿起手机,打开“移动点巡检”APP对准张贴在设备上的二维码轻松一扫后,他的点检工作正式开始。邓林鹏说,这样做能够把当次点检的人员、地点和时间等基础信息传输到集控中心的系统当中,实现点检“打卡”。

经过约1小时的缜密点检,邓林鹏将这次点检发现的蒸汽加热器蒸汽泄漏、现场液氩外送泵密封损坏等问题,输入到“移动点巡检”APP点检信息上传对话框中,并点击上传。能源动力部有关设备管理人员就能实时掌握点检员上传的问题,并能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分析。

依托集控中心上线试运行,“移动点巡检”APP也同步上线使用,使设备点检效率得到提升。有了大量的实时点检信息作为基础,相关设备专业人员能够准确地从点检出的问题中识别缺陷问题类型,并予以定级归类,制定相应设备检修计划,大幅度提升了设备定修和维护的效率和准确率。

该公司能源动力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集控中心试运行以来,成效初显。下一步,该集控中心的基础能源管理系统,以及全国首创的在线能效和水效评价分析系统、多介质耦合优化模型和碳排放在线管理系统将逐步上线运行。届时,集控中心的智能化、智慧化功能将全部实现,成为生产、物流、能源、环保统一协调的管控平台,实现可感知、可分析、可控制、可决策的智慧运营。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钢铁标准网     冶金信息网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