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德国“钢铁大王”蒂森克虏伯的转型镜鉴
信息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6-12-06 09:13:45

对于经常坐电梯的人而言,蒂森克虏伯是个熟悉的品牌,而细心的人会发现,最近这个德国工业巨头开始逐渐更换其品牌标识。

蒂森克虏伯集团于去年底发布了借鉴传统、富有现代气息、代表着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全新品牌形象和标识,随后逐步将电梯等各种产品中的旧标识更新。实际上,标识“变形”的背后,是蒂森克虏伯企业战略的转型。

蒂森克虏伯最早以德国“钢铁大王”而闻名,钢铁业务营收最高时占集团总收入的60%。这个位于德国老工业区鲁尔区的工业集团,从2011年开始发力转型。

“市场环境不断在变化,企业追求的做强未必要做大,而是要根据客户需求和自身优势灵活调整,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产能和价格竞争。”蒂森克虏伯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高岩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2011年,新任管理层上任后,蒂森克虏伯开始大刀阔斧推进改革,通过剥离部分业务、削减成本、加大研发投资等来推动集团向着重于技术与材料的多元化工业企业转型。

“以往不锈钢业务是我们钢铁业务的一大板块,但是近几年面对产能过剩,我们主动剥离了不锈钢业务,在钢铁板块专攻高性能板材,适应汽车轻量化等行业发展新趋势。近几年在钢铁行业衰退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保持了钢铁业务的盈利,这归功于我们的主动转型。”高岩说。

中国是蒂森克虏伯在德国之外最重要的战略性市场之一,其在过去五年对中国投资额约为5亿欧元,且每年对中国地区的研发投入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这充分表明蒂森克虏伯加大在中国本土化力度的策略。

“中国市场是我们全球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机械零部件、电梯技术等业务的增速和潜力都是很多其他市场无法比拟的。蒂森克虏伯在中国的员工数量占全球员工总数比例超过10%,中国市场的地位可想而知。”高岩说。

蒂森克虏伯与东北有着很深的渊源,先后与辽宁鞍钢集团在大连和重庆合资设厂。谈及中国钢铁业的困境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在德国有着20多年生活和工作经历的东北人高岩有着很强的共鸣。

“转型与改革一方面要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业务,通过技术研发开拓新领域,更重要的是企业文化的转型,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员工意见,从管理理念和风格上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高岩说。

高岩认为,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不需要过度担忧,因为经济体量巨大,即使增速放缓,但增长量是巨大的,而且增速放缓也为转型和改革提供了空间。在一些传统行业放缓的同时,有一些新兴行业市场在崛起,比如城镇化、智慧城市等,以及“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中国制造2025”等倡议和战略规划都提供了很大的市场机遇。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钢铁标准网     冶金信息网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