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推荐  > 正文
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2100万辆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25-09-30A12      时间:2025-09-30 00:00:00


8月份,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水平总体继续保持扩张,当月汽车产销同比保持10%以上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继续呈现良好态势,传统燃料汽车市场企稳。“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及时出台,企业新车型投放热情较高,行业综合整治“内卷”工作继续显效,汽车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8月2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充分肯定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并要求在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实施机制,更好发挥对扩大内需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确保补贴资金用到实处、见到实效,要进一步强化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创新消费投资场景,优化消费投资环境,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政策的明确增强了企业信心,对于下半年车市的增长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

8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8.7%和10.1%,同比分别增长13.0%和16.4%。

1-8月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对比1-7月增速,产量保持持平,销量扩大了0.6个百分点。

8月份,汽车国内销量224.5万辆,环比增长11.3%,同比增长15.6%。其中,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107.4万辆,环比增长9.5%,同比增长12.9%,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增长。

1-8月份,汽车国内销量1683.6万辆,同比增长12.3%。其中,传统燃料汽车国内销量874.7万辆,同比下降0.3%。。

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6.5%

8月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50万辆和25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0%和11.1%,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6.5%。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增速最为显著。

1-8月份,乘用车产销累计完成1833.8万辆和183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3.8%。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增速更为显著。

8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76.6万辆,环比增长10.1%,同比增长2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9.5%,销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月相比,法系品牌销量小幅下降,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法系品牌销量呈两位数下降,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8月份,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分别为64.2%、72.8%和70.5%,与上月相比,中国品牌轿车、SUV销量占比率均呈小幅下降,中国品牌MPV销量占有率呈小幅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1-8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264.2万辆,同比增长23.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8.8%,销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5.6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韩系品牌销量小幅增长,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销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

1-8月份,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分别为62.9%、72.7%和68.3%,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1-8月份,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528.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8.9%。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东风有限(本部)销量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他企业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

1-8月份,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648.8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66.8%。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特斯拉销量呈下降,其他企业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1-8月份,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共销售59.5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77.6%。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广汽传祺和上汽大通销量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他企业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小幅增长

8月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5万辆和31.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5.9%和3.4%,同比分别增长16.4%和16.3%。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小幅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两位数增长。

8月份,在货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除微型货车产量呈两位数增长、销量小幅下降,其他三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小幅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中型货车产销呈小幅下降外,其他三大类货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在客车细分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中型客车产销呈小幅下降外,其他两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1-8月份,商用车产销累计完成271.3万辆和27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5.2%。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1-8月份,在货车细分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重型货车和轻型货车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中型货车和微型货车产销呈两位数下降。在客车细分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三大类客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新能源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8.8%

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9.1万辆和139.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9%和10.5%,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6.8%,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8.8%。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上年同期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

1-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呈快速下降,其他两大类新能源汽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

8月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7.1万辆,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18.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110.6万辆,环比增长13.4%,同比增长16.5%;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6.6万辆,环比增长6.3%,同比增长58.6%。

1-8月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808.8万辆, 同比增长30.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760.7万辆, 同比增长28.6%;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48.1万辆, 同比增长59%。

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其中,公共充电设施(枪)431.6万个,同比增长37.8%,公共充电桩额定总功率达到1.96亿千瓦,平均功率约为45.48千瓦;私人充电设施(枪)1303.2万个,同比增长59.6%,私人充电设施报装用电容量达到1.15亿千伏安。

重点企业(集团)销量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6%

1-8月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1759.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6%。在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广汽集团、东风公司和北汽集团销量下降,其他企业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

1-8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914.6万辆,同比增长39%,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95.1%,高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

1-8月份奇瑞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18.5%

8月份,汽车出口61.1万辆,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19.6%。其中,乘用车出口53.3万辆,环比增长6.7%,同比增长21.8%;商用车出口7.8万辆,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6.6%。

1-8月份,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乘用车出口363.6万辆,同比增长14.5%;商用车出口65.6万辆,同比增长9.7%。

8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22.4万辆,环比下降0.6%,同比增长1倍。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2万辆,环比下降0.2%,同比增长1.1倍;新能源商用车出口0.4万辆,环比下降15.8%,同比增长9.5%。

1-8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47.3万辆,同比增长85.1%;新能源商用车出口5.8万辆,同比增长1.7倍。

8月份,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量达12.8万辆,同比增长30.9%,占总出口量的21%。与上年同期相比,比亚迪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8.1万辆,同比增长1.5倍。

1-8月份,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奇瑞出口量达79.5万辆,同比增长10.5%,占总出口量的18.5%。与上年同期相比,比亚迪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63.4万辆,同比增长1.3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