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
|
登录
首页
行业要闻
冶金技术
专题专栏
咨询报告
会议会展
数字报
PDF版
数据资产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
冶金技术
>
特钢不锈
>
列表页
钢铁行业50项极致能效技术(上)
12月9日,在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现场启动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了钢铁行业极致能效技术清单(表1)。这份清单包含50项技术,覆盖了炼焦工序、烧结(球团)工序、高炉工序、转炉(电炉)
高性能润滑油有助于连铸减少碳足迹
本文将着重介绍CERAN润滑油独特形态的优点,以此作为解释该润滑油高性能特性的基础。给出了两个项目实例,说明在连铸生产线如何利用其性能节约成本(TCO),减少碳足迹(TCO2)。 1 T
“雷德(Reders)”高炉废钢项目
为了在钢铁生产方案中找到可以在短期内实施的、对气候更为友好的生产工艺,TSR回收公司已经向德国杜伊斯堡的扁平材钢厂提供了帮助。双方的共同目标是将回收材料直接送入高炉。该项目已获得北莱茵威斯特法
中冶南方冷轧用水节水及废水减排新工艺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冷轧分公司作为冶金建设的“国家队”,拥有酸洗-冷轧-脱脂-退火-平整-精整(重卷、横切)等冷轧带钢的全流程设计、供货、安装调试及试运行能力,覆盖碳钢、硅钢、
炼铁工艺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
1 前言 现在主要的炼钢法——高炉―转炉法,每生产1吨钢就会排放约2吨CO2,因此一直要求其减排CO2。但是,高炉是一种能效非常高的设备,而且高炉煤气可作为钢铁厂内其他工序的能源被有效利
塔塔钢铁公司启动连续喷煤层气CBM试验
塔塔钢铁公司在其Jamshedpur工厂的一个高炉(E高炉)中开启了连续喷入煤层气(CBM)的试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煤层气作为注入剂的钢铁公司。 该工艺预计可降低焦比10kg/t h
绿色转炉炼钢:通过提高废钢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下)
(上接第43期B14版) 4.3双流道二次燃烧喷枪 另一个措施是利用转炉煤气二次燃烧的能量来增加转炉熔池的能量输入。典型的转炉工艺气体大约由10@的CO2和90@的CO组成。通过C
绿色转炉炼钢:通过提高废钢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上)
碱性氧气转炉(BOF)炼钢是主要的炼钢工艺。这是一种自热过程,使用铁水和废钢作为入炉料。高炉-转炉炼钢工艺的脱碳和改造将是未来几年最重要的挑战。废钢是一种没有额外CO2排放的炉料,其利用量预计
美卓奥图泰推出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新DRI熔炼炉
2022年10月25日,Met so Outotec(美卓奥图泰)推出一种炼铁炉,旨在取代传统的高炉,为钢铁生产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该设备制造商在一份声明中说,其
萨尔茨吉特成功运行氢电解槽试验
2022年10月17日,Sal zgitt er(萨尔茨吉特公司)成功完成了高温电解制氢和炼钢的试验。 这家德国钢铁制造商表示,欧盟资助的Grl nHy 2.0项目,也被简称为绿色工业氢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共
536
条记录
15/54
页
冶金技术
高品质轧制复合板关键制备技术开发与应用
助力汽车车身轻量化的高强度钢板开发
氢基竖炉机电智慧施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创新驱动,绿色转型:达涅利森特罗再生技术引领废钢处理新纪元
中冶赛迪电气以自主核心产品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和效率提升
我国废钢回收利用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
专题栏目
信息跟踪企业版报告目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棒线材生产工艺及装备的最新发展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高精度热轧自动化控制系统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形综合控制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创新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系列技术报道:板带钢控轧控冷技术
钢材深加工专题1:浅谈我国钢铁工业对深加工的认识历程
推荐新闻
《世界金属导报》手机报新版本发布,免费下载,免费看
华鼎铜业与北大先锋再次合作侧吹炉配套6000立方制氧项目
兴国铸业“30万m
3
/d电解水制氢-储氢-450m
3
高炉富氢冶炼”项目连续运行一年
钙处理对钢水中氧化铝夹杂物改性行为的评估
阿尔及利亚持续推进钢铁产能建设
我国2025年9月份出口钢材1046.5万吨同比增长3.1%
点击排行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一) 室兰钢铁厂用钢渣骨料配制重混凝土的研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二) 鹿岛钢铁厂钢铁渣利用技术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五) 八幡厂钢铁渣的利用
钢铁行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三) 名古屋厂铁水预处理炉渣肥料化的开发
钢铁渣高效利用技术系列报道(四) 广畑厂灰石材生产利用技术的开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