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以下简称:信息标准院)是国内唯一集冶金标准化服务、信息研究、媒体宣传、综合咨询于一体的专业化科研机构,以“提供有价值服务”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国内权威、国际一流的专业化智库”。本公众号推出【钢铁要闻一周速览】专栏,精选一周以来钢铁行业重要事件,温故而知新,供业界交流参阅。
1
5月份钢铁PMI为46.4%:供需两端再度回落,钢铁市场承压运行
日前,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调查、发布的钢铁行业 PMI 。2025年5月份为46.4%,环比下降4.2个百分点,结束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态势,再度回落至收缩区间,显示钢铁行业运行压力再度增大。分项指数变化显示,钢铁市场需求下滑,钢厂生产有所回落,库存去化有所放缓,原料价格低位运行,钢材价格震荡走弱,但钢厂利润仍有所保证。预计6月份,钢市需求或延续弱势格局,供给端也继续下降,原材料和钢材价格保持低位震荡。
2
美国上调钢铝关税至50%
6月3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进口钢铁和铝及其衍生制品的关税从25%提高至50%。该关税政策自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6月4日凌晨00时01分起生效。对此,6月5日,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再一次提高钢铝及其衍生制品关税,不仅损人害己,无助于维护产业安全,还将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方做法已遭到多个国家反对。中方敦促美方,尊重经济规律,摒弃零和思维,停止泛化和滥用国家安全概念,与各方一道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各自关切,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
中钢协组织召开碳配额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研讨会
6月3日,为广泛听取钢铁企业对碳配额分配方案的意见建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碳配额分配方案线上讨论会,协会会长、副会长及常务理事单位代表共计120余人参会。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出席会议并讲话。姜维表示,配额分配是碳市场工作的“生命线”,碳配额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分配方案直接决定企业的碳排放空间、生产成本、技术路线和战略布局,是碳市场的核心运行机制,配额分配通过“奖优罚劣”机制,倒逼企业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效。钢铁企业需充分利用国家提出的三年适应过渡期,加强碳资产管理人才培养、提升碳排放数据核算与报告的准确性、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积累经验、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等能力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5》
6月6日,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5》,通过一系列统计数据全面反映钢铁行业的发展情况,其中的统计数据包括粗钢产量、钢铁表观消费量、全球钢铁贸易量、铁矿石产量及贸易量等。2024年全球粗钢产量18.85亿吨,较2023年19.04亿吨略有下降,自2020年以来维持稳定。基于2023年数据,每吨粗钢排放1.92吨二氧化碳,其中,高炉—转炉流程平均CO2强度为2.32。手册还公布了2024年全球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前50名,中国宝武钢铁集团1.3亿吨稳居榜首,安赛乐米塔尔位列第二名,鞍钢集团位列第三名,河钢、沙钢、建龙、首钢位列世界前十,上榜的中国钢企超过榜单半数。
5
2025年5月份中国钢铁运营景气指数(SOPI)63.9
6月6日,根据信息标准院发布数据,2025年5月份中国钢铁运营景气指数(SOPI)为63.9,环比上升0.1个点,处于一般区间,评级:B ,总体看,钢铁行业运营情况与上月基本持平。进入6月份,部分地区受高温多雨天气影响,市场需求呈现季节性走弱特征,但原燃料价格处于低位,钢企利润尚可,综合考虑各因素,预计2025年6月份SOPI景气度仍保持一般B 评级。
6
河南省:提升钢铁基础材料中高端供给能力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规划提出,做优做强临港制造业,聚焦先进装备、钢铁、新材料等6大类临港制造业,构建10条重点临港产业链。钢铁方面,重点构建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巩固焦炭等原料优势,构建短流程钢循环再生产体系。巩固热轧板卷、棒线材、中厚板等产品优势,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建筑用钢、高性能优特工程用钢、高可靠性装备及零部件用钢、高品质工业品用钢延链,抢占先进制造业用钢前沿赛道。鼓励研发非高炉炼铁、电炉炼钢等高效、绿色生产工艺及装备,加快实现一批关键技术产业化。
● 内容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