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氢气输送和存储管道用钢板及钢带》等5项标准审定会在昆明顺利召开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时间:2025-05-19 10:40:56

通用图++院长条.png

5月15-16日,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钢板钢带分技术委员会(SAC/TC183/SC6)在云南省昆明市顺利召开了《氢气输送和存储管道用钢板及钢带》等5项标准审定会,来自钢板钢带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第三方检测机构、下游用户等24家单位的46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全国钢标委钢板钢带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维旭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审定通过了《氢气输送和存储管道用钢板及钢带》等1项国家标准、《高强度防弹钢板》、《极地海洋工程结构用低温钢板》等2项行业标准和《轻轨道岔用耐磨钢板》、《人造板机械用耐磨钢板》等2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表婶1.jpg

会议现场

《氢气输送和存储管道用钢板及钢带》国家标准由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制定。氢能已成为各个能源转型国家的战略选择,氢能利用成为实践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管道运输是大规模氢能运输最经济高效的途径,氢能发展必将提出大规模氢气管道建设需求。该标准作为《氢气储输管道用钢管》的制管原料标准,填补国内尚无氢气储输管道用钢板及钢带标准的空白,满足氢气输送管道制造和建设的需要,对推动我国研发和应用满足氢气环境使用要求的钢铁材料和管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高强度防弹钢板》行业标准由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制定。近年来对高强度防弹钢板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其综合力学性能及防护性能越来越高,长期以来高强度防弹钢板是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竞相研究的重要领域。高强度防弹钢板主要应用于防弹车辆装备、靶场建设、金融安全等,主要需求为布氏硬度500、550级别钢板,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产装备技术的不断提升,原依赖瑞典进口钢板已经实现国产化替代。该标准的制定,填补国内标准空白,满足防护领域的设计和建造要求,推动我国防弹钢板的技术进步,为我国企业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极地海洋工程结构用低温钢板》行业标准由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制定。随着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参与北极务实合作,建设“冰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规划推进,对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用高端材料的国产化需求日益迫切。《冰区船舶与极地海洋工程结构用钢板》行业标准的制定,参照中国船级社规范及国外各船级社规范、引用GB/T 712标准和俄罗斯标准,满足极地船舶及极区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和建造要求,促进我国极地环境用海洋装备实物质量稳定提高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国内钢铁企业技术进步,为我国企业加入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更有力的条件。

《轻轨道岔用耐磨钢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由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制定。道岔是轨道交通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道岔作为轨道结构三大薄弱环节之一,是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岔的技术性能、质量,已成为强化轨道结构、提高机车行车速度以及运输安全关键性的限制因素。轻轨道岔用耐磨钢板凭借较低的加工要求,良好的耐磨性、可维护性,以及高性价比等特点,在城市轻轨领域已得到批量应用。为了进一步将轻轨道岔用耐磨钢板的最新科研成果向相关产业快速转化,制定《轻轨道岔用耐磨钢板》团体标准,规范轻轨道岔用耐磨钢板的各项指标要求,为我国城市轻轨高质量、长寿命的发展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造板机械用耐磨钢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由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制定。随着国产人造板机械的快速发展,对于核心材料——人造板机械用耐磨钢板国产化的使用日益紧迫。长期以来,人造板机械用耐磨钢板为国外钢厂垄断,国产人造板机械用耐磨钢板多从国外进口,部分采用国内非专用耐磨钢板。通过长时间摸索,国内钢铁企业打破技术难点,生产出专用的人造板机械用耐磨钢板,实现人造板机械用耐磨钢板批量供货。制定《人造板机械用耐磨钢板》标准规范人造板机械用耐磨钢板的各项指标要求,填补国内标准空白,为我国人造板机械高质量、长寿命的发展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通过五项标准的制定,将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同时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创造条件,对加快我国钢板钢带产品在氢能存储和输送管道、防护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和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更多老铁还关注

1

共建产业链 拓展新应用 | 2025年第四届不锈钢应用技术研讨会与创新成果展成功召开

2

GB/T 20878-2024《不锈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国家标准宣贯会在临沂市成功召开

3

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和复核工作启动

● 内容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院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请跟我们联系。


欢迎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合作,电话 18810506859(微信同号)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