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主题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政府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世界钢铁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钢铁生产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领军企业的领导和专家汇聚一堂,以“科技赋能·新质未来”为主题,聚焦智能制造与绿色低碳两大发展主线,共商创新路径、共探科技前沿,共绘钢铁工业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全新图景。
本届主题大会共分四节,第1节为开幕和主旨发言,议题为“世界钢铁发展趋势”,其他3节为论坛形式,议题分别为“世界钢铁市场和产业动向”“绿色赋能”“数智驱动”。与会嘉宾围绕科技创新主题和全球钢铁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热烈精彩的交流讨论。
钢协执行会长何文波,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一级巡视员史轶玮为大会致开幕辞。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中国宝武董事长胡望明,河钢集团董事长刘键,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全球金属及矿业产业联席主席艾家瑞,分别进行主旨发言。本次大会开幕和主旨发言环节由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主持。
何文波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变革、秩序重构的新阶段,各类突破性技术正在颠覆传统观念和秩序。钢铁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国家运行的基础,形势越复杂多变,其重要性越发凸显。不同国家的钢铁从业者因钢铁对人类的共同使命汇聚在一起,虽然会面临各自问题和利益冲突,但必然会有共同课题和共同利益值得探索和追求,这正是国际交流的意义所在。何文波指出,面对现实挑战,中国钢铁行业正在从三个方面谋划未来发展:一是做好自身,尽最大努力把钢铁业自己的事办好;二是促进产业链协同合作;三是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做推动世界钢铁技术进步的驱动者。他从装备升级、产品创新和清洁生产三个方面的实践,阐述了中国钢铁近年来取得的显著进步。何文波强调,钢铁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不仅是中国钢铁面临的现实课题,也是世界钢铁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钢铁愿与全球钢铁业的同仁们共同努力、共同探索,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积极探索国际合作的新方式、新渠道、新空间,为钢铁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作出贡献。
史轶玮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钢铁行业既面临重大挑战,也面临全新机遇。围绕推动钢铁行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开放合作,共同促进全球钢铁贸易稳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创新合作,推动行业整体发展迈上新台阶、焕发新动能、开辟新赛道。三是加强绿色合作,共同制定绿色钢铁贸易之策,共同营造有利于开展绿色合作的国际环境。
巴松在发言中表示,目前,气候变化、技术进步、社会经济变化、地缘政治“四大趋势”正加速引发巨大变革。钢铁行业技术进步的首要关注点应是成本优势。具体而言,原材料与能源的低成本获取途径以及生产设施的高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