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以下简称:信息标准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应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邀请,为该行授信审批条线培训班做《钢铁行业发展形势分析》专题讲座。华夏银行总行授信审批部和41家分行授信审批部共计110余人参加培训班。
会议现场
首先,张龙强院长从钢厂绿色环境、智能模式画面对比,全球视角下的中国钢铁规模引领格局,“十二五”以来中国钢铁始终如一的基础性产业定位等多个维度,向金融行业展示了中国钢铁的日新月异和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他指出,当前全球钢铁正处于新一轮波动调整期,但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和未来潜力,并综合参考全球主要产钢国钢铁发展历程,长期看,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市场,中国钢铁将引领世界钢铁百年发展。
张龙强院长分析了我国历年来钢铁供需变化,并结合产量规模、需求变化、生产运营、出口形势,以及当前美国加征关税引发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对市场走势作出研判。他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引发国内钢材需求持续减量,但仍处于相对高位,然而十分充盈的钢铁供应能力,难以快速适应市场需求改变,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今年以来,政策端持续发力,需求降幅收窄,供应端减量力度加大,预计2025年全行业总体保持盈利,将好于去年。
张龙强院长提到,产业政策在中国钢铁工业从小到大到强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前,我国钢铁产业正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转型升级,加强产业政策研究将推动改善行业发展预期,引导企业合理调整投资方向,促进市场供需动态平衡。他指出,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关注钢铁等传统产业取得的积极变化,科学研判未来发展潜力,通过转型金融等政策积极支持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张龙强院长表示,“十四五”钢铁产量总体处于10亿吨量级的平台期,面向“十五五”,减量和生存成为新一轮钢铁五年发展的重要特征,钢铁企业需努力降低成本,破解生存瓶颈同时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
报告最后,张龙强院长表示,信息标准院作为国家级科研机构,将充分发挥冶金标准化服务、信息研究,媒体宣传和综合咨询等资源和平台优势,在金融领域讲好中国钢铁故事,为华夏银行把握钢铁领域信贷方向与信贷重点献计献策。
1 | |
2 | |
3 |
● 内容来源: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院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请跟我们联系。
欢迎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合作,电话 18810506859(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