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推荐  > 正文
2024年电化学储能行业数据盘点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25-04-15A12      时间:2025-04-15 00:00:00

 

一、电站装机情况

1 整体装机情况

2024年,电化学储能呈稳步增长态势,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20家企业成员单位新增投运电站515座、总装 机37.13GW/90.51GWh、同比增长超100%,相当于全国电源新增装机的8.57%,相当于新能源新增装机的10.22%。截至2024年底,累计投运电站1473座,总装机62.13GW/141.37GWh(在运1373座,总装机61.55 GW/140.22 GWh;停 用100座, 总 装 机0.58GW/1.15GWh),相当于全国电源总装机的1.86%,相当于新能源总装机的4.27%;在建电站227座,总装机8.99GW/18.12GWh。

2 应用场景分布情况

独立储能增长最为迅猛,2024年新增装机23.22GW,同比增长150%以上,占新增总装机的63%;其次为新能源配储,新增装机13.10GW,同比增长58%。

截至2024年底,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电化学储能装机占比分别为41.22%、57.01%、1.77%,主要应用场景为独立储能和新能源配储,合计占比95%。其中,独立储能累计投运总装机34.58GW,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宁夏、湖南、内蒙古等省份,总装机均在2GW以上;新能源配储累计投运总装机24.23GW,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河北、山东等省份,总装机均在1GW以上。

3 储能时长情况

整体来看,2h储能系统应用较为广泛,截至2024年底,储能时长为2h的电化学储能总能量94.59GWh,占比66.91%。

从应用场景看,独立储能主要储能时长为2h,占独立储能总能量的82.03%;新能源配储主要储能时长为2h、4h,合计占新能源配储总能量的93.13%;火电配储主要储能时长为1h及以下,占火电配储总能量的96.98%;工商业配储主要储能时长为2h及以上,合计占工商业配储总能量的99.36%。

4 区域分布情况

2024年,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分布在28个省份,新增投运总装机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是:新疆、内蒙古、江苏、山东、河北、浙江、宁夏、广西、广东、河南,总装机30.05GW、占比80.95%。

截至2024年底,17个省份累计投运总装机均超1GW,其中新疆、内蒙古、山东、江苏4个省份总装机达5GW以上,宁夏、甘肃、湖南、河北、安徽、广西、浙江、广东8个省份总装机已超2GW。

5 企业分布情况

2024年,电网企业新增总装机0.33GW,占比0.88%;五大发电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新增总装机5.87GW,占比15.81%;其他企业单位新增总装机30.93GW,占比83.81%。

截至2024年底,电网企业累计投运总装机1.28GW,占比2.06%;五大发电集团累计投运总装机15.12GW,占比24.33%;其他企业单位累计投运总装机45.74GW,占比73.61%。

6 电站规模分布情况

2024年,新增电站主要是百兆瓦级以上大型电站,总装机27.53GW,同比增长170%以上,装机占比74.16%。

截至2024年底,大型、中型、小型及以下电化学储能电站总装机分别为40.34GW、21.18GW、0.61GW。百兆瓦级以上大型电站装机占比由2023年的51%提升至65%,电化学储能逐步向集中式、大型化发展,其应用场景主要为独立储能,占大型电站总装机的75%。

7 接网电压等级

2024年,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主要接网电压等级为35kV~110kV、220kV及以上,合计新增装机占比97.26%。

截至2024年底,已投运的电化学储能电站主要接网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累计投运31.86GW,占比51.28%;其次为35kV~110kV电站,累计投运27.18GW,占比43.75%;并网电压等级6kV~20kV、220V/380V, 未并网电站装机占比分别为3.41%、1.23%、0.33%。

8 电池类型分布情况

锂离子电池仍占据已投运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主导地位,截至2024年底,累计投运的锂离子电池项目总能量135.76GWh,占比96.03%(锂离子项目中99.91%为磷酸铁锂),其次为铅酸/铅炭电池(2.93%)、液流电池(0.52%)、钠离子电池(0.22%)。

9 主要设备厂商分布情况

截至2024年底,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电池厂商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瑞浦兰钧,总装机能量33.89GWh,占比69.59%;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BMS厂商包括高特电子、协能科技、海博思创、比亚迪、阳光电源,总能量27.31GWh,占比56.08%;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PCS厂商包括上能电气、科华数据、索英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总功率12.55GW,占比54.18%;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EMS厂商包括德联软件、长园集团、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四方股份,总能量22.25GWh,占比45.69%;已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前五位的系统集成商包括海博思创、比亚迪、阳光电源、远景、中车株洲所,总能量18.74GWh,占比38.48%.

二、电站电力电量情况

1 整体电力电量情况

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情况相较2023年有较大提升,年均运行小时数1649h,比2023年提高约510h;年均利用小时数911h,比2023年提升约300h;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1221次(相当于每1.7天完成一次完整充放电),比2023年提升约59次;平均利用率指数41%,比2023年提升14个百分点。

2 应用场景电力电量情况

1)电源侧储能

2024年,新能源配储整体运行情况好于2023年,年均运行小时数1439h,比2023年提高约642h;年均利用小时数766h,比2023年提高约383h;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177次(相当于每2.1天可完成一次完整充放电),比2023年提升约73次;平均利用率指数32%,比2023年提升15个百分点。

2024年,火电配储整体运行情况较2023年略有下降,年均运行小时数3894h,比2023年降低约348h;年均利用小时数1293h,比2023年降低约125h;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897次(相当于平均每天可完成2次以上完整充放电),比2023年降低约118次。

2)电网侧储能

2024年,独立储能整体运行情况好于2023年,年均运行小时数1601h,比2023年提高约648h;年均利用小时数995h,比2023年提升约315h;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248次(相当于每1.5天完成一次完整充放电),比2023年提升约76次;平均利用率指数52%,比2023年提升14个百分点。

3)用户侧储能

2024年,工商业配储整体运行情况与2023年基本持平,年均运行小时数4835h,比2023年降低约368h;年均利用小时数2252h,比2023年降低约265h;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332次(相当于每天可完成一次完整充放电),比2023年提升约15次;平均利用率指数65%,与2023年持平。

3 区域电力电量情况

2024年,累计投运总功率在500MW以上的省份中,浙江、江苏、重庆、新疆、广东、西藏、湖北、宁夏8个省份年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000h以上;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安徽、重庆;平均利用率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宁夏、青海、江苏。

分应用场景看,2024年新能源配储累计投运总功率在500MW以上的省份中,新疆、西藏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000h以上;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江西、新疆、安徽、青海、西藏;平均利用率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青海、江西、西藏、甘肃、新疆。

独立储能累计投运总功率在500MW以上的省份中,浙江、江苏、甘肃3个省份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500h以上,广东、重庆、安徽、湖北、河北、河南、宁夏7个省份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1000h以上;年均等效充放电次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浙江、江苏、广东、安徽、重庆;平均利用率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甘肃、江苏、宁夏。

三、电站能效情况

1 整体能效情况

2024年,电化学储能总充电电量8991GWh,总放电电量7980GWh,平均转换效率688.75%;电网侧储能下网电量74679GWh,上网电量83823GWh,平均综合效率981.71%。

2 区域能效情况

2024年,累计投运总功率在500MW以上的省份中,平均转换效率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广西(92.38%)、湖北(91.56%)、宁夏(91.11%)、贵州(91.07%)、安徽(90.72%);电网侧储能累计投运总功率在500MW以上的省份中,平均综合效率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甘肃(83.82%)、广西(83.53%)、河南(83.49%)、安徽(83.46%)、重庆(83.31%)。

3 各投运年限能效情况

结合2024年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情况可以看出,随着近年来储能技术的迭代升级,以及投运年限对电站能效的整体影响,新投运电站的能效水平较好。

四、电站可靠性情况

2024年电化学储能电站整体安全运行良好,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可用系数达0.98。全年计划停运1723次、单次平均计划停运时长58.80h,非计划停运1779次,单次平均非计划停运时长29.48h。电站关键设备、系统以及集成安装质量问题是导致电站非计划停运的主要原因,非计划停运次数占比达75%以上。从投运年限看,新投运电站运行较不稳定,发生非计划停运占比较高,2024年投运2年以内电站平均非停次数(2.81次)比投运2年以上(2.01次)的高40%。从利用情况看,电站非停次数跟利用情况没有直接关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