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沙钢:一场“双向奔赴”的改革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时间:2025-08-01 14:02:47

沙钢集团

沙特.gif


“明晚轮休,夜游景区约不约?”

“带孩子打卡南京照相馆,铭记历史!”

“今晚家庭聚会,做了桌拿手菜。”

……

当“996”“快节奏”“牛马”等

网络热词为人们热议,

沙钢人却在微信朋友圈

“晒”出自己的幸福时刻。

缘何常规印象中劳动繁重的钢铁工人能有如此大的“反差”?职工们的回答异口同声:“多亏了企业的‘四班制’改革!” 然而,这场工作模式改革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在新时代浪潮下发展理念的重构与升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殷切关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长,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出和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根本上推动了民营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

与党同心、与国同步,沙钢大力推进创新、高效、品质、智慧、绿色、责任“六维”均衡发展,通过科技赋能、数智革新、管理升级等扎实举措,走出了“员企共生、协同共荣”现代化治理新路径,充分展现出新时代民营企业发展新特点,也成就了一幕幕“双向奔赴”的动人图景。

TOP 01

新基础:数智升级让工作更高效、更轻松





       沙钢“四班制”的顺利落地与推行,绝非无本之木,其根植于近年来企业全力夯实的“数智升级+柔性治理”双轮驱动体系。 


沙1.jpg

沙钢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智革新,加速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型,成效处处可见:

在钢板总厂,通过相邻工序、同类岗位及辅助环节的科学整合,集约化运营模式让关键岗位实现集中操作与智能管控;冷轧厂优化库区无人行车控制系统后,“黑灯工厂”成为常态,职工从繁重的重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棒线厂通过对修磨操作室实施智能化升级,实现“一人两机”修磨模式,产量连续突破历史峰值……

科技进步直接而有效地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也正是这些基层生产力的跃升,为更灵活、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与可能。

TOP 02

新气象:管理创新让职工更主动、更灵活




如果说数智转型为“四班制”改革厚植了智慧根基,那么管理创新则为职工创新创效注入了澎湃动能。

沙2.gif

沙钢以经济责任制为核心杠杆,配套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赋能平台,将“一岗多能”从倡导变为常态,赋予职工更多能动性与灵活性:新材料公司7名职工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30名技术骨干报名消防操作取证培训,展现了主动提升技能的热情;炼铁厂盘活存量设备建成电气实训室,将生产现场转化为“沉浸式实战培训平台”,职工通过模拟故障排查、设备调试快速提升跨岗能力——曾经停留在口号里的“一人多岗”,正通过常态化培训成为岗位标配。


沙3.jpg

更关键的是,解放出来的精力与时间,让职工有更多机会投身“小改小革”“QC小组”“改善提案”等自主创新实践。据不完全统计,沙钢年均产生各类群众性创新成果高达一万余项。

沙4.jpg

提前4个月完成年度任务目标、设备异常率下降29%、交接班异常压降30%、职工操作失误率大大降低……这些跃动的指标,不仅是流程持续优化的成果,更是管理变革赋能职工后, “创新红利”被充分激活并转化为发展效率的鲜活注脚。

TOP 03
新图景:员工生活有许多新变化、新盼头




改革的深层价值,最终要体现在“人”的获得感上。沙钢的管理变革带给职工的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四班制”改革与双休机制的叠加效应,使职工的“八小时以外”生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色彩与可能。

沙6.gif


“现在班组每月固定两次团建,复盘生产协作‘卡壳点’,聊聊操作小窍门。”职工史娟翻看着手机里的团建照片,眼里闪着光,“这种‘工作+生活’的联动,让我们心贴得更近,干活更有劲儿。”

对于20多年工龄的“老沙钢”陆卫来说,四班制带来的不仅是身体减负,更是安全意识的跃升:“夜班时疲劳感大幅减轻,工作时头脑更清明,操作也更稳定谨慎,安全这根‘弦’不知不觉绷得更紧、更安心了。”

职工施春疆坦言,四班制带来的不仅是时间“扩容”,更是生活“重构”:“以前下夜班倒头就睡,孩子的家长会、父母的体检总错过。现在能给家人做热乎早餐,周末还能带孩子去公园运动。”

“简直是为我们‘要工作更要生活’的人量身定制。”职工郑静丽高兴地说,“以前时间靠‘挤’,现在下班就能约闺蜜户外游玩或健身。”

 “利用双休和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把温馨瞬间定格在九宫格里!”职工姚学峰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沙7.gif


当个人的热情与兴趣有了安放之处,对企业的归属感自然水涨船高。职工张兴强表示:“现在踢足球有队友,陪孩子有时间,上班更有劲儿。沙钢给了我们工作与生活,我们自然要把这份幸福转化为干好本职的动力。”

“准备和孩子一起学学古筝!”“本月任务拿下驾照!”“年度flag,晋级研究生。”

……

职工们的朋友圈和个人计划,映射出生活重心由单一工作向更广阔人生舞台的延伸,充满希望与活力。


“当企业的‘大变革’真正融入并点亮职工的‘小日子’,幸福感就会转化为归属感,归属感又会升华为责任感——这正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劲动能。”沙钢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四班制、双休制的推行,还是数智升级和素质提升,其核心始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员工过得好、有盼头,企业才有生命力。”

改革无终点,幸福无止境。从高效工作的新基础,到主动创造的新气象,再到充满希望的新生活——沙钢这场始于数智赋能、基于管理革新、成于幸福生活的“双向奔赴”改革,正以铿锵有力的步伐,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与企业共生共荣的生动注脚,奏响了奋斗价值与幸福生活在八小时内外和谐共生、同频共振的时代强音!


END



文   编:黄   超  张龙飞

通讯员:杜亚董  张盼盼  方小安  林海燕  蒋小庆  姚学峰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