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让专精特新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时间:2025-02-25 15:54:05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实体经济向纵深迈进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新年开年,神州大地活力奔涌,各地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专精特新企业政策服务体系,健全企业成长要素保障,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精准识别、稳稳抓起——在一个无人售卖区,这个人形机器人已经能熟练抓取货品销售给顾客了。这项领先的具身抓取大模型技术,是来自北京海淀区的一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制出来的。最近几天,企业又在进行新的技术研发,对机器人在生产车间的身体控制、重物搬运等多种复杂场景进行测试。成立时间不长,企业已经取得多项创新突破,这离不开当地政府在人才引进、研发服务等方面的持续支持。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 唐超:我们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就是要在充分融合教育、科技、人才优势的基础上,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为企业营造优良的创新生态,培育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集群。

 

在全国,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万家。它们创新能力强、发展活力足,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他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作出重要改革部署。新的一年,各地加速落地政策“组合拳”,从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协同效率、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发力,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好发展。


  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融入产业链供应链。新年开年以来,四川已经举行了近10场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围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发布供需清单。江苏则通过“揭榜挂帅”机制,让大企业“发榜”、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揭榜”,苏州这家生产新型纤维材料的中小企业,正是通过“揭榜”,和一家航空航天企业牵手,将产品送上了太空。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小企业局局长 史文剑:通过我们大企业出题,来让我们的中小企业通过自己产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进入到我们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当中,全面培育发展我们专精特新企业。

  

着力增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刚一开年,天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科研人员就和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人员坐到一起攻关,让工业生产线更智能。这样的组合形成,得益于天津成立的17个产业链创新联合体,联合体整合了全市的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帮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精耕细作”。


  今年,上海持续加强政策供给,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包括扩大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提高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比例,增设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成长奖励等,同时推动商业银行设立总规模超4000亿元的“专精特新贷”。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小企业办主任 徐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包括三年内集聚1000家专业服务机构,打造500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站点,构建“3公里”企业服务圈,把上海打造成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高地,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中央财政将支持开展新一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再培育1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小企业有大事业,“小巨人”迸发大能量。加大支持力度、坚定发展信心,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涌现,必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更多老铁还关注

1

钢铁要闻一周速览 | 2月17日-2月23日

2

CMISI一周头条 | 2月17日-2月23日

3

信息标准院党委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

内容来源:央视新闻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院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请跟我们联系。


欢迎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合作,电话 18810506859(微信同号)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