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冶金技术  > 技术推荐  > 正文
持之以恒 开拓创新推进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19-03-19F01      时间:2019-03-25 10:01:44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钢铁产业作为传统支柱制造业,如何推进更高质量发展?“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联冶金商会会长、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祥接受了《世界金属导报》专访,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以下内容根据采访综合整理。

过度竞争对行业发展十分不利,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是重要抓手

“三个特征决定钢铁行业需要长期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张志祥说,一是“转不起”,钢铁是重资产行业,投入大,转型不容易;二是“停不起”,限产、停产等带来的损失巨大;三是“关不起”,钢铁行业吸纳的社会就业数量大,企业倒闭或搬迁转移对当地百姓生活影响大。过度竞争会极大地破坏钢铁产业发展环境,对此要持之以恒加以防范。

张志祥认为提高集中度是重要甚至是唯一防范过度竞争的抓手。事实上,钢铁产业集中度一直是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重点内容之一。《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48.6%提高60%左右。但根据《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前十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由2010年的49%降至2015年的34%,没有达到“十二五”规划“60%”的目标。这也是当时全行业低盈利状态运行的原因之一。因此“十三五”时期再次把集中度作为我国钢铁工业调整升级的主要指标之一,规划目标为前十家钢铁企业集团的钢产量占全国总量比例由2015年的34.2%提高到2020年的60%。

如何进一步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从政策层面看,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钢铁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我国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也规划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支持产钢大省的优势企业以资产为纽带,推进区域内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区域产业集中度。

张志祥认为,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近年来,有关方面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实施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取得了很多新的、有意义的进展。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成立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建龙先后顺利重组海鑫钢铁、北满特钢、西林钢铁、阿城钢铁、乌钢等,为推进民营钢企间兼并重组贡献了重要力量,亦探索出宝贵的兼并重组经验。

如何进一步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张志祥把自己的经验总结为“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推进,让企业放心去实施兼并重组;第二个要素是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让兼并重组后的企业焕发持续活力。他还向记者透漏了一个建龙的“特别经验”——偏远地区的重组要走在前头。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和经验,建龙过去几年对东北、西北地区的钢铁产业实施了大规模兼并重组。

据张志祥介绍,建龙投入近200亿对黑龙江整个钢铁产业实施重组,一路走来心里踏实,信心坚定。推进过程中,建龙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充分暴露被兼并企业原有问题,并通过市场化、法治化办法给予解决;发挥自身产业优势,协助和配合地方政府实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生产性服务业等,延伸钢铁产业链,保障员工就业和收入,使员工有获得感,促进地方社会稳定和增加地方政府税收。

“文化的融合最难。”张志祥说。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他给重组后的北满特钢品牌文化建设定了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恢复历史地位。他自豪地说,北满特钢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国家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中唯一的一座特殊钢制造厂,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第一枚洲际导弹等“八个国家第一”提供了关键性的钢材,曾被称为中国的 “掌上明珠”。所以北满特钢的产品要定位为全国一流、世界一流,要做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用一流的水平、国家层面的担当,让员工重新感受荣耀历史、认同企业新生活力、焕发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个目标是成为东北地区国企改革的典范。通过激发国企好的体制机制,解决科技投入短板、技术力量跟不上等问题,探索一条国企改革的新路子。

“兼并重组将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持之以恒是关键。”他一再强调,从这些年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案例看,多半是由于某些企业经营不善而被其他企业兼并重组。要实现更多市场化的强强联合,由于体制机制、个人情结、发展阶段等原因,还需要假以时日。

同时,为激活更多国有钢铁企业的内生动力,张志祥呼吁,在钢铁这一完全竞争性领域,国家要持续推进混改,不断加大混改力度,突破国有股“一股独大”,突破“甩包袱”的想法,突破“你输我赢”的想法,使民营经济愿意“混”,在混合中实现共赢。

外部条件有力支撑产业大变革,厚积薄发实施科技创新不负历史使命

“五年劳动效率翻一番。” 张志祥斩钉截铁地说,这只是建龙实施智能制造的一个小目标。他认为,智能制造的空间非常大。建龙有信心和动力,通过实施智能制造,释放产线原有检测、简单操作、看物等人力资源,实现管理更透明科学、质量更有保障、效率翻番的目标。

实际上,智能制造只是建龙科技创新战略的一部分。“2019年是建龙科技创新年。”他说,建龙将在今年成立10个专业化技术研究所的同时组建集团层面的研究院,在检测技术、材料研发、智能平台、工艺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开启建龙科技发展新局面,持之以恒推进建龙科技创新。

如此大手笔于科技创新的原因在于张志祥认为,兼并重组为企业提升管理、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说:“钢铁企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到了,科技创新到了一个厚积薄发的阶段。” 他坚定地认为,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得到良好应用,电子商务的兴起发展等,为传统钢铁制造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钢铁新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重大工艺的创新能不能做到全球领先,也将决定中国钢铁产业能否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要有这个自信。” 张志祥在介绍建龙近年来力推的气基非高炉冶炼技术科研项目时说。非高炉炼铁技术是世界冶金工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该技术省去传统流程的焦化、烧结、球团等三个主要污染排放工序,对优化钢铁生产流程、炼铁节能减排、实现生产过程环境友好、降低炼铁对主焦煤的依赖、保护煤炭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他说,建龙非常看重非高炉冶炼技术,而且已经拥有这一技术优势,未来将加大投入推动该技术的中试和工业应用。“投入的五个亿非高炉冶炼科研经费主要用于中试基地建设”,他补充说,过去对科研投入的理解还不完全到位,实际上科研最大的投入是中试。

张志祥认为,科技创新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成本问题。不仅要有能力投入,还要愿意投入。我国钢铁科技创新工作有非常多的事情值得投入。比如提升材料的性能,以耐磨钢寿命为例,能否实现技术突破使其寿命翻一番,首先就是要科研投入;二是理念问题。建龙理解的“工业4.0”首先即要实现平台化。比如与用户的合作实现平台化,就要实现交易、金融、物流等都上线,互联互通、高度透明、高效准确。这些功能在技术上没有难度,要解决的是理念问题。

环保资源等约束日益加强,坚持总量控制科学推动产业布局结构调整

近年来,在环保、市场、资源等综合因素推动下,我国钢铁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大的布局基本到位,国际产能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但国内局部地区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生态环境部领导在今年“两会”期间展示的一组数据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2%,但是这一地区生产了全国43%的粗钢、49%的焦炭。

针对这一问题,张志祥表示,总的看京津冀区域钢铁总量还需要减少,持续开展布局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有关方面要着力引导这些地区钢铁产能适当地向有市场需求、有环境空间的地方转移。他认为,从物流看,一部分企业的钢铁原料运入、钢铁产品运出,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从规模看,一部分小企业缺乏竞争力,外迁成本可以承受的话,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优化调整后,总体布局肯定更合理,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应该会体现出来。

“能耗指标等要跟着走,才能移得动。”张志祥说,这是鼓励这些区域钢铁产能走出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他还强调,有关方面要重视研判把一个大企业简单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仅仅挪一个窝的长期综合影响。

为更好发挥中国钢铁产业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建设,张志祥建议走出去的企业要尽力做到“三不”。一是不乱。走出去的企业要自发加强联络协调,有关政府机构或行业组织可以成立协调机构,避免恶性竞争造成恶劣国际影响;二是不怠。走出去的企业要下功夫研究,准确把握投资目的国营商环境。尤其重要的是不能简单拿我们的思维到海外去,比如有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可能没有想象的快。有关政府机构或行业组织要加强国外信息研究和共享;三是不急。走出去的企业要扎扎实实做好本地化工作,持之以恒推动上下游联动、人员培训等,逐步实现市场、生产、技术以及人才的本地化。 (付静 王市均)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信息网     钢铁标准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 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