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您还没有登录哦! 免费注册|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 编辑推荐新闻  > 正文
中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信息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17-01-24F01      时间:2017-01-24 09:03:44

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日本铁钢联盟联合主办的中日钢铁业结构调整交流会于1月13日在京召开。来自中日两国企业及科研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会议首先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致辞。他介绍了2016年我国钢铁企业在“去产能”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进展。2016年是我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的开局之年。钢铁行业重点围绕压产能、控产量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经各方努力,提前超额完成了2016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目标,行业整体扭亏为赢。

2017年是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攻坚之年,困难会越来越多,特别是在钢铁行业出现盈利的情况下,去产能工作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关停企业的债权债务、人员安置以及关停后的设备处置等问题都有待解决。2017年中央已经明确把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彻底清理“地条钢”作为今年去产能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务院也组织开展对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的专项督查和清理,这对于创造公平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先进产能作用意义重大。2017年去产能工作中,既要淘汰落后产能,也要淘汰过剩产能,因此工作难度加大。

日本铁钢联盟专务理事内山俊一详细介绍了日本钢铁业实施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措施,特别针对日本钢铁业在削减过剩产能过程中的应对措施,及在削减产能过程中的债权债务的处理方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削减过剩产能过程中促进设备废弃的鼓励措施

对于电炉流程

日本电炉业是依据《特安法》与《产构法》制定的行业,由政府制定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计划,在进行设备处理及产业集约化过程中,给予企业金融与税制方面的优惠支持政策。如:因过剩设备废弃产生的报废损失亏损额,将《法人税法》结转抵扣期定为十年(规定为五年);减轻由于企业合并、实物投资、营业转让等相关注册许可税近30%;建立针对设备处理所需的运转资金的低息融资制度。

对于高炉流程

高炉厂家依据《特安法》自行制定设备处理计划,经过政府批准后,政府在税制与金融方面等实施间接的支援措施。如:对于由于经济及就业状况随着钢铁业结构调整而显著恶化的地区,为了创造就业机会,对转产其他领域的新建工厂等提供融资优惠,同时为了激活萧条地区经济,对于采用第三部门(采用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与民间共同出资方式的事业组织)形式的项目等提供金融支持。

在人员安置方面的应对措施

一是通过运用保险的各种补助制度(就业调整补助金等)、借调、转籍制度等,让设备处理与就业稳定相关措施联动,顺利推进结构调整。

二是为了实现基于借调、转籍的无失业劳动力转移,设立产业雇佣安定中心,确保人才的合理利用。

去产能过程中的债权债务的处理方法

一是通过设立基金,为解除抵押资金、支付退职资金等提供债务担保。

二是日本开发银行等对事业转换资金、支付退职资金等提供低息融资。

三是日本电炉企业对拥有大量负债的企业采取第二公司方式,即将有前途的事业部门分割出来作为另一个法人(第二公司)进行整合,谋求继续运营。同时,清算留下有负债和赤字的旧公司。通过快速的工厂关停与集约分离,削减了设备产能和债务处理问题。这种第二公司方式在处理中小企业时很有效果。

从此次交流情况可以看到,日本钢铁工业在结构调整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虽然不能完全照抄照搬,但还是为我国钢铁工业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借鉴。

最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主任黄导就“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 进行了解读。该“规划”也把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列为首要目标,即到2020年,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产能过剩矛盾得到有效缓解,粗钢产能净减少1亿-1.5亿吨,控制在10亿吨以内;产能利用率由2015年的70%提高到80%。为了落实好去产能任务,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发挥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结合地方去产能完成情况、财政困难程度、职工安置人数等因素,对地方进行梯级奖补。运用市场化手段妥善处置企业债务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对不符合行业规范要求和改造未达标的企业,引导金融机构严格信贷审查、严控新增授信。对违法违规新增产能,未按规定落实产能置换的,要严肃问责。

当前,我国钢铁工业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政府把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作为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为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实现脱困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此次与日本钢铁企业交流结构调整经验,对解决我国钢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杨婷)

分享到: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燕山大学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钢铁标准网     冶金信息网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属世界金属导报社所有,未经《世界金属导报》书面授权,请勿以任何方式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74号(邮编:100730)
京ICP备11022607号-15 Copyright ? 2004-2021 by www.worldmetals.com.cn.www.worldmetals.cn. all rights reserved